简师飞锡地,天外集云峰。
挐石松根瘦,歆窗竹影浓。
山寒侵坏衲,涧响杂疏钟。
客问西来意,无言凭短筇。

【注释】

简师:即简弘仁,唐代僧人。飞锡:指僧徒乘着锡杖的轻快飞行。集云峰:聚集在云中的山峰。挐(rá):牵、挽。松根瘦:指山间松林。衲:袈裟,这里代指僧衣。涧响:溪水声。疏钟:稀疏的钟声。凭:倚靠。筇(qióng):竹杖。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兼有哲理意味的诗。全诗以“简”字为线索贯串起来,前四句写仰山简老的行踪,后四句写他的为人处世。

首联点题,简公是位高僧。颔联写其居所和所做之事。颈联写其与大自然的关系和心境。尾联写其人。

“简师飞锡地,天外集云峰”,意思是说简公骑着一头小毛驴,在天边飞奔而去,来到云海之中,这两句写他出家的地点。“简师”,是对他出家后法号的称呼,表明他是和尚,也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僧人。“集”,是聚集的意思,“天外”指天空之外,这里形容山势高远,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空灵超俗的感觉。“天外集云峰”的意思是说他在天外之境中,来到了高山之上,这里也暗示了他出家之后的生活状态,远离尘嚣,遁入空门。

第二联“挐石松根瘦,歆窗竹影浓”写的是山简老住的地方。“挐石”,指的是山脚下的石头,“松根瘦”是指山间松树的根部。“歆窗竹影浓”则是说竹影透过窗户投射在地面上,形成了一片浓密的影子。这里的“竹影”可能暗指他的生活情趣,喜欢在竹影下读书、思考。

第三联“山寒侵坏衲,涧响杂疏钟”描绘了山简老的生活环境。“山寒”,是冬天来临的标志,“坏衲”则是破损的僧衣,可能是由于寒冷天气导致的。“涧响”则是指溪流的声音,而“疏钟”则是指稀疏的钟声。这里通过这些自然声响来衬托出山简老的心境,也许是因为寒冷天气导致他的衣衫破损,又或许是因为身处幽深山林中的孤独感,让他感到内心的寂寥。

第四联“客问西来意,无言凭短筇”。这里的“客”指的是作者自己或者其他来访的朋友,他们向山简老询问他对佛法的看法或者修行的意义。然而山简老并没有回答,他只是默默地拄着拐杖,静静地望着远方。这可能是因为他认为佛法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无需过多的解释和说明。也可能是因为他对于这种提问已经习以为常,不再觉得有必要去回答或者解答。

整首诗歌通过对山简老的描写,展现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无论是他的出家经历,还是他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都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超脱和自在的氛围。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对佛法的敬畏和尊重,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心灵的平静和宁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