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自捐廪凡数十,半年可足山上粮。
以是贼虽千万众,不能敌我计策长。
殆似天地自设险,非城非池如金汤。
殆是女中千人杰,非山非寨人煌煌。
此功虽大岂望报,恭人之封未足偿。
但把涕唾视官爵,节义不朽为义方。
顾此识度更超越,视古烈妇有烈光。
子善继志永不忘,恭人虽死为不亡。
【注释】
1.歌晏:即晏殊,宋代文学家。
2.平寇:平定敌寇。
3.捐廪:捐献粮食。
4.山上粮:山中储备的粮食。
5.计策长:长久之计。
6.天地设险:指自然界地势险要。
7.非城非池:不是城墙、护城河。
8.金汤:坚固的城池,形容极其坚固安全。
9.殆是女中千人杰:大概是女子中的豪杰。
10.节义不朽:节操和道义永垂不朽。
11.义方:正义的方面。
12.顾此识度更超越:但这种见识和气度更超过古代的女子。
13.烈光:光明磊落的气概。
14.子善继志:他的儿子能继承父亲的遗志。
15.为不亡:不会灭亡。
【赏析】
《歌晏恭人平寇伟绩》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名叫晏殊的妇女在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诗人赞扬她以身殉国,为保卫国土而英勇斗争的精神,歌颂了她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一、二句赞美了晏殊妇女的爱国精神。诗人首先称赞她捐出自己的积蓄供养军队半年之用,表现出她对战争的支持和参与。然后描绘了她率领士兵与敌人作战的情景,突出了她的勇敢和智慧。最后两句则进一步赞扬她的功绩,认为即使是千万敌人也无法战胜她的计谋。
三、四句描绘了敌人的困境。尽管敌人人数众多,但由于晏殊妇女的智慧和策略,使得敌人无法攻破他们的防线。这里运用了“天地设险”的典故,比喻敌人无法找到突破口。同时,“非城非池如金汤”也表达了晏殊妇女坚守阵地的决心。
五、六句赞美了晏殊妇女的品质。她虽然身处战场,但她仍然保持着高尚的节操和正义的道义,没有因为个人利益而出卖国家和民族。这两句既表现了晏殊妇女的坚定信念,也展示了她的英雄形象。
七、八句则是对她的评价和期望。诗人认为她的事迹足以让后人铭记,并认为她的家族应该得到荣耀和尊重。这里的“未足偿”表示诗人认为晏殊妇女的贡献还不够,还应该有更多的努力来弥补她的损失。
九、十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她的英雄形象。诗人不仅称赞了她的个人品质,还强调了她的家族背景。他认为她的家族成员都是英雄,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十一、十二句则总结了这首诗的主题思想。诗人赞扬了晏殊妇女的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她为保卫国土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这些英雄的敬仰之情和对他们家庭的期望。
十三、十四句则是对未来的展望。诗人希望晏殊妇女的家人能够继续发扬她的精神和品德,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他也期待这些英勇的后代能够传承下去,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