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分川流异,一本大化同。
小闭即俱塞,大彻何不通。
大人犹赤子,少成同老翁。
今古任异世,不息将何穷。

【注释】

和陈七峰七诗韵:即和陈七峰(名不详)的七首诗韵。陈七峰,生平事迹无考。

万分川流异:形容万物变化无穷无尽。川流,流水。异,不同。

一本大化同:万物皆归一,大道相同。一本,谓万物本源。

小闭即俱塞:小处封闭,即与外界隔绝。

大彻何不通:大道贯通,无所不通。

大人犹赤子:大人像小孩一样纯真。赤子,婴儿。

少成同老翁:年少时成熟,到老年也像小孩一样天真。

今古任异世:古今任凭世界变迁,世事无常。

不息将何穷:不断的变化将会有穷尽吗?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自然万物永恒变化的感慨。首联“万分川流异,一本大化同”,写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变幻莫测。川流,指河流,这里借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万川千流,形态各异,但最终都归于大海,这正如天地间万事万物,尽管千差万别,但最终归结于一个“大化”之源。“一本”,即万物的根本,是万物所共同遵循的大法则。“异”与“同”相对,强调了万物之间在根本上是相同的。这是诗人对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发挥,也是诗人对宇宙万物规律的一种哲学探索,表现了一种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命观念。

颔联“小闭即俱塞,大彻何不通”,进一步说明万物相通的道理。所谓“小闭”,即指人们主观上的狭隘闭塞;而“大彻”,则指对万物本源的认识。只有打破个人的局限,才能洞见万物相通的本质。“俱塞”与“大彻”相对,表达了诗人对超越自我、达到物我两忘境界的向往。诗人用“小闭”、“大彻”来比喻人的心境,以“俱塞”与“通”来象征人与物的关系,形象地描绘了人应当如何去认识和体验世界。

颈联“大人犹赤子,少成同老翁”,则是从人的成长过程来阐述万物相通的道理。这里的“大人”和“少成”都是比喻人的不同阶段,而“赤子”和“老翁”则分别代表了幼年和老年。诗人通过这两个比喻来说明,无论在哪个年龄段,人都应保持一颗童心,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真谛。“大人犹赤子”、“少成同老翁”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经验的深刻洞察,也揭示了诗人倡导的“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既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尾联“今古任异世,不息将何穷”,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诗人通过对自然界万物永恒变化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宇宙、世界的永恒追问和无尽思索。这里的“异世”,既可以理解为不同的时代,也可以理解为不同的地域。诗人认为,无论是哪个时代或哪个地域,都无法阻挡万物发展变化的进程。因此,他提出一个问题:“不息将何穷?”这个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求以及对无限可能性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识。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它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自然、生命和社会现象的一种哲学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界万物永恒变化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宇宙、世界的永恒追问和无尽思索。这种思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的关注和尊重,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宇宙和世界的深邃理解和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