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拥燕南道,酒阑中夜行。千里不见雠,怒须如立钉。
出门气吹雾,南山鸡未啼。腰间解下聂政刀,袖中掷去朱亥椎,冷笑邯郸乳口儿。
【注释】
游侠曲:指《游侠篇》。燕南道:燕地,泛指北方边塞。酒阑中夜行:酒宴结束,深夜里出来行走。雠(chóu仇):仇敌,仇人。怒须如立钉:形容愤怒的样子,胡须竖得象钉子一样。气吹雾:指气势冲天。南山鸡未啼:指天色尚未亮。朱亥椎:春秋时齐国孟尝君的家臣,以善于用椎击人著称。邯郸乳口儿:指邯郸的美女们。
【赏析】
这是一首写侠客在夜晚饮酒后的慷慨悲歌。侠客们为报不平、除强暴,经常在夜间行动,他们的形象,历来受到人们的崇敬和同情。此诗描写一个侠客在酒筵将散之际,在月光映照下,怀着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愤慨,毅然拔剑而起,杀声震天地,最后又冷笑着离去的情景。诗中通过形象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侠客们的崇敬之情。
“雪拥燕南道,酒阑中夜行。”首二句写侠客们饮酒归来,天寒月黑,雪拥着通往燕南边的大路。“酒阑”即酒尽,“夜行”即连夜赶路,说明侠客们是在深夜里出发。这里既交代了时间,又渲染了气氛,为后文写侠客们的行动作了铺垫。
“出门气吹雾,南山鸡未啼。”写侠客们走出大门,一股凛冽的山风迎面扑来,使人们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颤;而远处的南山上尚且有公鸡未啼。这两句诗写出了侠客们在深夜中急匆匆地赶往目的地的情形。
“腰间解下聂政刀,袖中掷去朱亥椎。”这两句写侠客们解下腰间佩带的聂政剑和袖中的朱亥椎。聂政是春秋时晋国的贤大夫。他的母亲被奸人所害,他决心为母亲报仇,于是刺杀了仇敌,自己也因身中两剑而死。后来,聂政的母亲也为他守孝三年。聂政剑是勇士的象征,象征着他们为正义的事业奋不顾身的精神。朱亥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名相孟尝君的门客。他善于用椎击杀敌,因此得名。聂政和朱亥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侠士形象,他们身上都体现出了一种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英雄气质。这两句诗通过写侠客们的准备行动,表现出他们对恶势力的蔑视和反抗精神。
“冷笑邯郸女,白璧买倾城。”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侠客们的风采。他们冷笑着离开现场,仿佛是在嘲笑那些出卖色相的美女们。他们的行为表明,他们并不看重这些美女,更看重的是正义和真理。同时,他们也暗示了自己的高尚品质和道德操守。
这首诗通过生动形象地描写侠客们在黑夜中英勇杀敌的场景,表现了他们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他们的崇敬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