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圣时平谏诤无,子胡不善效辕驹。
庸庸随物例多福,皦皦出尘良易污。
填海谁怜精卫苦,移山可笑此翁愚。
鸣钟鼎食不知爱,却爱山中饭粝粗。

这首诗是唐代李商隐的《嘲解十首》中的一首。全诗如下: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主圣时平谏诤无,子胡不善效辕驹。
  • “主圣时平”指的是国家政治清明,君主英明。
  • “谏诤”即直言劝导。
  • “子胡不善效辕驹”意味着儿子们怎么不好学辕驹(古代一种骏马)呢?这里用“辕驹”比喻贤能之人,意指人们应该学习贤良之人的行为和精神。
  1. 庸庸随物例多福,皦皦出尘良易污。
  • “庸庸”表示平庸、平凡。
  • “随物”指随着环境或事物变化而改变。
  • “例”意为常规、常态。
  • “皦皦出尘”形容清白高洁。
  • “易污”表示容易沾染世俗尘埃。
  1. 填海谁怜精卫苦,移山可笑此翁愚。
  • “填海”是一个传说中女娃为了报复大海吞噬自己的亲人,每天从西山采集木石填进海里的故事。
  • “精卫”指精卫鸟,相传它是一只决心填平东海的小雀。
  • “移山”也是一则神话故事,据说愚公不畏艰难,年老时将两座大山都移走了。
  • “此翁”代指那些愚蠢的人。
  1. 鸣钟鼎食不知爱,却爱山中饭粝粗。
  • “鸣钟鼎食”指的是富贵人家的生活,钟声叮当,食具精美。

  • “不知爱”意为不懂得珍惜。

  • “山中”表示在野外或偏远地方。

  • “饭粝粗”是指简单粗糙的饮食。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贤者和愚人的言行,揭示了人们在面对诱惑时的不同选择。诗中用“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典故,寓意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智慧的力量。同时,也批评了那些盲目追求物质享受、不懂得珍惜简朴生活的愚人。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庸俗行为的不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