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不为雨,躬即宝陀求。
地势到此尽,天河相接流。
鳌舒千丈背,蜃吐数层楼。
念彼观音力,杨枝洒有秋。
普陀山观音岩祈雨
南风不降雨,我亲自到宝陀求。
地势至此尽,天河相接流。
鳌舒千丈背,蜃吐数层楼。
杨枝洒有秋。【注释】:普陀山:位于浙江舟山群岛东部,是我国四大名山之一;观音岩:位于普陀山的南端,相传是观音菩萨显圣的地方;“南风不为雨”:指即使有南风,也难以降雨;“躬即宝陀求”:意思是我(诗人)亲自来到宝陀山求雨;“地势至此尽”:地势至此已经没有尽头,指宝陀山的地形十分险峻;“天河相接流”:指天上银河与地上的河流连接在一起了;“鳌舒千丈背”:大整鱼张开巨大的背脊;“蜃吐数层楼”:指海市蜃楼,好像一座座高楼;“杨枝洒有秋”:用杨枝在秋天里洒水,希望雨水降临。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为了祈求普陀山下雨,亲自前往观音岩,并在那里向观音菩萨祈祷的情景。诗中描述了宝陀山的险峻地形和壮观的自然景观,如大整鱼、海市蜃楼和秋日里的杨枝等。这些景物都与雨有关,可能是诗人为了表达他对雨的渴望和对观音菩萨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