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纳论思玉笋班,间因忠谠忤龙颜。
一朝锦水连江水,万里何山与卞山。
道大可能忘济世,名高那得镇投闲。
天教一似苏门下,先到筠阳却诏还。

献纳论思玉笋班,间因忠谠忤龙颜。

一朝锦水连江水,万里河山与汴山。

道大可能忘济世,名高那得镇投闲。

天教一似苏门下,先到筠阳却诏还。

诗句释义:

  1. “献纳论思玉笋班”:此处“玉笋班”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班次,王阮通过这一描述表达了沈侍郎的尊贵身份和在朝廷中的影响力。
  2. “间因忠谠忤龙颜”:表明沈侍郎因直言进谏而触犯了皇帝的威严。这里的“忤龙颜”形象地描绘出沈侍郎敢于直谏的品质,展现了其不畏权贵的精神。
  3. “一朝锦水连江水”:这里用“锦江”象征四川,通过对比四川的锦江和北方的江河,强调沈侍郎即将离开京城,前往遥远的四川,象征着一种空间上的远行。
  4. “万里河山与汴山”:通过“河山”和“汴山”的对比,表达了对沈侍郎前途的祝福,希望他能在新的地方为国家做出贡献。
  5. “道大可能忘济世”:此句表达了对沈侍郎高尚道德和理想抱负的认可,即使面临困境,也能保持自己的初心,为国为民谋福祉。
  6. “名高那得镇投闲”: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现状的深刻理解,指出名声显赫的人往往难以摆脱政治斗争的漩涡,暗示沈侍郎未来可能会经历这样的挑战。
  7. “天教一似苏门下”:引用苏轼的典故,表达对沈侍郎未来能够如苏轼一样,不仅在政治上有所成就,也在文学艺术上留下辉煌成就的期待。
  8. “先到筠阳却诏还”:描述了沈侍郎到达新职地点后,可能会收到朝廷的诏令召回的场景,体现了对其才华的赞赏及对其忠诚与责任感的认可。

译文:

你是一位杰出的官员,来自玉笋班,你的直言不讳曾让皇帝震怒,但你的勇气令人钦佩。现在,你将离开京城,前往遥远的地方,去完成一项艰巨的使命。虽然道路遥远,但我相信你会成功完成这项任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和对沈侍郎的期许。首联直接点明了沈侍郎的身份及其性格特征——直言不讳,敢于直谏;颔联则通过锦江、黄河等自然景观,展现了送别的地理环境以及对未来的期望;颈联和尾联进一步强调了沈侍郎的高尚品质和对国家的贡献,以及对其在政治生涯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的理解和接受。整首诗既有离别时的不舍与感慨,也有对沈侍郎未来成就的期待与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