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哉神女此江干,德与馀姚舜一般。
碧草凄凄埋玉冷,清风凛凛矗天寒。
求生古患为仁害,处死今知得所难。
我自裴徊不忍去,非干潮小故盘桓。
【注释】
英哉神女此江干:神女指曹娥,英哉是赞叹。
德与馀姚舜一般:舜在位时,洪水为患,他派禹治水十三年,才平息了水患,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碧草凄凄埋玉冷:玉指的是曹娥的尸骨,她投江自尽后,尸身被鱼吃掉,只留下一块石头。
清风凛凛矗天寒:风清冽如刀割,使人感觉寒冷。
求生古患为仁害:古代有“求生之患”的说法,是指人为了生存而做出一些不道德的行为,这实际上是对仁道的一种危害。
处死今知得所难:古代认为死是一种解脱,但现在知道死也是一种痛苦,这也是一种难处。
我自裴徊不忍去:裴徊是行走的样子,不忍心离去是因为心中充满敬仰之情。
非干潮小故盘桓:不是由于潮水很小而滞留不前。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曹娥庙的诗。曹娥是东汉时期的孝女,传说她十岁时,父亲曹盱溺死于江中,年仅十四岁的曹娥便沿江号哭,寻父至死。后来,人们将她的尸骨从江河中打捞上来,葬于浙江绍兴城东的江边。曹娥死后,每年端午节都有人划船追悼,并立碑纪念。这首诗就是描写这个动人故事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庙宇的雄伟和曹娥的贤德;中间两句写曹娥的事迹,赞其高洁;后两句感慨世事多艰。诗以叙事起,以抒情终,中间两联叙事,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英哉神女此江干”,起笔不凡,直抒胸臆。英者,美好也;哉者,叹词也。英哉二字,既赞美曹娥,又感叹神灵。
“德与馀姚舜一般”,舜即虞舜,传说中的大圣大贤,他的德行与神女曹娥相比肩,足见神女非凡。
第三联“碧草凄凄埋玉冷,清风凛凛矗天寒。”描绘出一幅凄凉的画面。青草萋萋覆盖着曹娥的遗体,她的身体被江水冰冷地掩埋在泥土之中,只有那股清冷的风还矗立在寒冷的天空下。
第四联“求生古患为仁害,处死今知得所难。”表达了诗人对于曹娥的敬佩之情。她为了拯救父亲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是非常高尚的。同时,诗人也感叹生死无常,对于曹娥的死虽然感到悲痛,但也理解到这是一种必然。
第五联“我自裴徊不忍去,非干潮小故盘桓。”诗人表示自己虽然不忍离去,但不是因为潮水太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曹娥的崇敬之情,以及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这首诗通过描绘曹娥的英勇事迹和她的精神品质,表达了诗人对于她的敬佩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感慨,表达了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