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携樽酒作清游,行到方壶最上头。
山在断霞明处碧,水从白鸟去边流。
苦无妙句窥天巧,赖有名亭慰客愁。
从此江南添胜景,未应独数庾公楼。

【注释】

①方壶:古代神话中的一种山名。

②断霞:夕阳余晖,如断霞般绚丽多彩。

③妙句:优美的诗句。

④庾公楼:晋代庾亮所建的高楼。庾亮曾在楼上赋诗,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⑤胜景:美景,佳境。

【赏析】

《题高远亭一首》是一首描写江南胜景的七言绝句。诗人在高远亭上,凭栏四望,见夕阳西下,余辉映照在层峦叠嶂之间,山青水秀,景色迷人,不禁赞叹不已。他想起了晋代著名文人、政治家庾亮曾在高远亭上赋诗,抒发了忧国忧民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

首联:“小携樽酒作清游,行到方壶最上头。”诗人带着美酒去游玩,来到方壶山最高处。“方壶”,指传说中的仙山,即方壶峰。“最上头”,指最高处。诗人用夸张手法,以“方壶”为背景,把山的最高处比作仙境一般,写出了诗人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和对美景的赞叹。

颔联:“山在断霞明处碧,水从白鸟去边流。”这句诗描绘了山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美丽,水从白鹭的身边流过。这两句诗以“明”、“碧”、“流”三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方壶山的高峻、秀丽、清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颈联:“苦无妙句窥天巧,赖有名亭慰客愁。”诗人说,自己没有好的句子来描绘天空的奇巧,只能通过欣赏这座有名的高远亭来抚平心中的忧愁。这里,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欣赏自然景观来缓解内心的愁绪,表现出一种超脱物外的境界。

尾联:“从此江南添胜景,未应独数庾公楼。”诗人说,从此以后江南地区会增添许多美丽的风景。这里,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出对庾亮等人的崇敬之情,同时暗示着高远亭将成为江南的一处胜地。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