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愧未能,淮幕冷于冰。
家檄官无俸,山吟客有僧。
池荒眠鹭石,树折饮猿藤。
寥落谁相问,孤明雨夜灯。

诗句释义

1 捧檄家山:手持官府的文书,回到家乡。”捧檄”指的是手拿公文,”家山”指自己的故乡。

  1. 闲居愧未能:在闲逸的生活中感到惭愧,没有做出什么成就。”闲居”是空闲的生活,”愧未能”表示有所欠缺。
  2. 淮幕冷于冰:淮南的幕府(官衙)寒冷得像冰雪一样。”淮幕”指的是在淮南地区的官署,”冷于冰”形容其环境之恶劣,像冰雪一样冷酷无情。
  3. 家檄官无俸:家中有传票,但是官却没有俸禄(薪水)。”家檄”是指官府的文书,”官无俸”指的是官位虽然高但无固定收入。
  4. 山吟客有僧:在山中吟诵的人中有僧人相伴。”山吟”指在山林中的诗歌吟咏,”客有僧”则说明有僧人陪伴。
  5. 池荒眠鹭石:池塘荒芜,睡觉的石头上有鹭鸶(一种水鸟)。”池荒”表示池塘已经荒凉,”眠鹭石”描绘了一幅鹭鸶栖息在石头上的画面。
  6. 树折饮猿藤:树上的树枝折断,猿猴喝着藤蔓上的露水。”树折”描述树木被砍伐或破坏,”饮猿藤”则表现了猿猴依靠藤蔓生存的情景。
  7. 寥落谁相问:孤独寂寞,没有人能来问询。”寥落”意味着孤独,”谁相问”则表达了无人关怀的凄凉状态。
  8. 孤明雨夜灯:孤单的月光下,雨夜里只有一盏灯。”孤明”即独自明亮的月亮,”雨夜灯”则描绘了夜晚下只有一盏灯的场景,象征着孤独和寂静。

译文

手中拿着文告回到了家山,
在家闲居却总感到有些愧疚,
淮南的官署寒冷如冰,
家中有传票官却没有俸禄。
山中吟诵的人中有僧人相伴,
池塘荒芜了睡觉的石头上,
树上的树枝折断,猿猴喝着藤蔓上的露水。
孤独寂寞,没有人能来问询,
孤单的月光下,雨夜里只有一盏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不同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诗的开头两句,用“捧檄”和“家山”引出主题,表达了对家的思念和对官位的无奈。接着,诗人通过对淮地环境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最后几句,诗人通过描绘山林、泉石等自然景观,以及与猿猴、僧人等动物的互动,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真谛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