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长是醉,湖海不知年。
活业惟耕网,全家只住船。
荷花同鹭宿,杨柳得鱼穿。
一笛吹明月,朱门谩管弦。

《渔父》是一首先秦时期的诗歌,作者是屈原。此诗通过问答的形式,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性格。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1.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白头长是醉:诗人自比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渔夫,总是沉醉于自己的酒中世界,不愿被世俗所扰。
  • 湖海不知年:表达了对世界的无知,如同湖海一样广阔无垠,却无法知晓岁月的流逝。
  • 活业惟耕网:指渔民的生活仅依靠捕鱼为生,反映了他们简单而艰辛的生活。
  • 全家只住船:描述了整个家庭都居住在船上,展现了渔民生活的流动性和依赖性。
  • 荷花同鹭宿:比喻渔民在夜晚与荷叶和鹭鸟相伴,生活虽然简朴但充满了自然之美。
  • 杨柳得鱼穿:形象描绘了柳树枝条上垂着鱼儿,生动地展现了渔民捕鱼的场景。
  • 一笛吹明月:用笛声吹奏明月下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
  • 朱门谩管弦:暗示那些富贵人家的喧嚣和繁华与诗人的隐居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1. 注释与赏析
  • 这首诗采用了问答的形式,通过对话展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屈原代表了一种清醒、独立的人格,而渔父则代表了逃避现实、顺应自然的隐者。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屈原精神的赞赏,也反映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白头长是醉”、“湖海不知年”等,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深刻的哲理意味。通过对这些意象的解读,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深刻思考。
  • 诗中的“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思想,对后世道家道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思想认为人应该随遇而安,顺应自然,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功利和功名。
  • 整体来看,《渔父》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它不仅是对屈原的怀念,也是对自由、独立生活的一种理想化表达。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值得读者反复品味。

《渔父》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学思想的佳作。它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复杂的人性和社会现象,让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