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落人境,世路分崩奔。
车轮战黄埃,荏苒还自昏。
安知摩尼珠,岂处浊水浑。
今我虽纠缠,犹有故我存。
云山时独往,一笑清心魂。
旧闻宝盖峰,气压群山尊。
拂衣事幽讨,烟杉转山根。
道人素所欢,踊跃欣候门。
清眸夹明镜,眈眈老彪蹲。
招邀语密室,欢颊生春温。
往往到极则,寂历双忘言。
从今尘境空,冰销了无痕。
但觉江汉流,浩荡旋其源。
至道默相喻,不许诸方论。
【注释】
1.洛阳:古都,在今河南省。宝盖寺:在洛阳城北,唐时名景云寺。长老道琼:指僧人道琮。
2.一念落人境:佛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里指禅宗的“顿悟”说。
3.安知摩尼珠,岂处浊水浑:“安知”是“哪里知道”,“摩尼珠”是佛教语,意谓佛性本具,但世人不识。“浊水”比喻世俗之人。
4.今我虽纠缠,犹有故我存:《庄子·秋水篇》中有“吾犹且与汝追吁乎!彼出于是下,入于彼,吾谁与归?”之语,意思是虽然身陷尘世,但仍不失本性。
5.清心魂:保持清醒的心神。
6.旧闻宝盖峰,气压群山尊:指唐代诗人王维曾在洛阳作过《游宝应寺》诗:“宝应山寺兰若静,宝盖松风满径清。”
7.拂衣事幽讨,烟杉转山根:指在山林中隐居。
8.清眸夹明镜,眈眈老彪蹲:“清眸”指明亮的眼睛,“明镜”比喻清澈的心境,“眈眈老彪蹲”形容目光锐利、炯炯有神。
9.招邀语密室,欢颊生春温:“招邀”指邀请,“密室”比喻深谈密谈,“欢颊生春温”形容谈笑风生、心情愉悦。
10.往往到极则,寂历双忘言:意谓到了极点,就能达到“无我”、“无人”的境界,忘却一切言语。
11.至道默相喻,不许诸方论:意思是最高的真理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只能在修行者自己内心体悟。
【赏析】
本诗是一首赠答诗,写游洛阳宝盖寺赠给一位名叫道琼的僧人的故事。全诗意境高远,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禅宗顿悟学说的推崇和理解。
首联“一念落人境,世路分崩奔”,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在尘世中迷失了本性,就会陷入无尽的纷扰之中。这里的“一念”指的是人的本性,“人境”是指尘世。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守住本性不随波逐流,那么他就不会受到世俗纷扰的影响。
颔联“车轮战黄埃,荏苒还自昏”,意思是说当车轮滚滚向前时,人们就会被黄尘所困;而当一切都变得暗淡无光时,人们又会回到原来的状态。这句话以车轮和黄埃比喻人生中的纷繁复杂,而以黑暗和昏沉象征人生的困境。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生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追逐,我们在其中不断前行,却又总是感到迷茫。
颈联“安知摩尼珠,岂处浊水浑”意思是说哪里能找到一颗真正的智慧明珠呢?难道它只存在于浑浊的环境中吗?这里的“摩尼珠”指的是佛教中的一颗智慧明珠,而“浊水”则是指世俗的环境。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世俗的环境中,我们很难找到真正的智慧。这反映了禅宗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批评。
尾联“但觉江汉流,浩荡旋其源”意思是说只要心中有所觉悟,就能够看到江汉的源头在哪里。这里的“江汉”指的是中国的母亲河——长江和汉江,而“源”则是指源头。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就能够找到生命的方向。
这首诗通过对禅宗顿悟学说的赞美,表达了对世俗社会的不满和批判,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对禅宗顿悟学说的学习上,更体现在对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选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