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中秋月,于今已上弦。
明生圭样小,影露桂花偏。
幽思邈难致,浮云去不还。
何当出阴翳,清彻照中天。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怅望中秋月,于今已上弦。

明生圭样小,影露桂花偏。

幽思邈难致,浮云去不还。

何当出阴翳,清彻照中天。

注释:

惆怅地遥望中秋那轮明亮的圆月,可是它现在已经高高地挂在夜空的中央了。

月亮明亮而圆润,就像圭玉一样,但它的影子却偏偏映在了桂花树上。

我内心的思绪深远而难以表达出来,就如同漂浮的云朵无法返回原处。

什么时候才能脱离这阴暗的天气,让清澈的月光普照天空,照亮大地。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写于公元1078年(宋神宗熙宁元年)。诗中的“八月”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也就是诗人所思念的爱人王闰之的诞辰。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苏轼在中秋之夜仰望天上明月的情景,表现了他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后四句则表达了他的无奈和希望,希望能有一天摆脱阴霾,让月光再次照亮天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