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群四十一春风,纵有相逢似梦中。
幸得相逢作邻舍,但嗟彼此是衰翁。
汉文前席人将去,庾信诛茅橐未充。
怅望金堤碧芜阔,杖藜携手几时同。
酬宋叔达
离群四十一春风,纵有相逢似梦中。
幸得相逢作邻舍,但嗟彼此是衰翁。
汉文前席人将去,庾信诛茅橐未充。
怅望金堤碧芜阔,杖藜携手几时同。
注释:
酬:答谢,酬赠。宋叔达:诗人的朋友。
四十一春风:指岁月流逝,时光荏苒。
纵:即使。
相逢:相遇。
似梦中:如同在梦中一般。
幸:幸运。
作邻舍:做邻居。
嗟:叹息,感叹。
汉文:指汉武帝刘彻。前席:古代的一种坐法,即面向南坐下,面朝北的人坐在对面,以示尊敬。此处指汉武帝的座次。
人将去:有人将要离去。
庾信:指南朝梁元帝的儿子萧绎。诛茅:指筑屋。囊(tuán)未充:钱袋子里的钱不够用。
怅望金堤碧芜阔:怅然地眺望着金堤边辽阔的荒芜之地。
杖藜:拿着拐杖。藜(lí):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可食。
携手:手拉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不舍之情。全诗以“酬宋叔达”为题,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色、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句“离群四十一春风”,诗人以春天为主题,暗示了与友分别的时间之久。这里的“四十一春风”指的是诗人与友人分别已经过去了四十一年的春风时节。这里的“春风”既指自然界的春天,也暗示了人生的春夏秋冬。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不舍之情。
第二句“纵有相逢似梦中”,诗人继续表达自己的情感。虽然我们可能在某个时刻再次相遇,但那种感觉却如同梦一般虚幻,让人难以把握。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再次与友人相见的期待和希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这次离别的无奈和遗憾。
第三句“幸得相逢作邻舍”,诗人转而表示自己对再次相聚的喜悦。能够与友人重逢并成为邻里,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喜悦和欣慰。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未来再聚的美好期许。
第四句“但嗟彼此是衰翁”,诗人感叹彼此都已年迈,不再年轻。这里的“衰翁”不仅指诗人自己,也暗含了对友人的担忧和忧虑。诗人担心友人因为年纪的增长而变得衰老和脆弱,无法承受生活的艰辛和挑战。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第五句“汉文前席人将去”,诗人以汉朝的刘邦为例,表达了自己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惋惜之情。刘邦曾经在宴会上与各位大臣深入交流,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然而现在,这位曾经与自己亲密无间的大臣将要离开,这让诗人感到无比的惋惜和遗憾。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第六句“庾信诛茅橐未充”,诗人以庾信为例,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未来的担忧和忧虑。庾信曾经因为贫困而无法筑屋居住,现在他的生活仍然困难重重。这让诗人感到忧心忡忡,担心友人的未来会受到影响。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关心之情。
第七句“怅望金堤碧芜阔”,诗人以金堤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未来的担忧和忧虑。金堤上的绿草如茵,但现在却被荒草所覆盖,显得格外萧条和凄凉。这让诗人感到无比的惆怅和失望,因为这意味着友人的未来也会受到威胁和困扰。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最后一句“杖藜携手几时同”,诗人以“杖藜携手”为画面,表达了自己对再聚的期盼。杖藜携手意味着手拉手行走在道路上,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再聚的期望之情。
整首诗以“酬宋叔达”为题,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色、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怀念和不舍之情。同时,诗人也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再聚的喜悦和期盼,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关心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