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果结洛阳枝,正遇耆明会客时。
更引轻舟倚芦岸,香粳鲜鲙雅相宜。

【注释】

席君:指白居易,字乐天。洛城:洛阳,唐时为京城。金橘:柑橘类的一种,有金黄的色泽。今秋始结六实:今年秋天开始结出六个果实。以其四献:将四个橘子献给了招三客。开府太师:官名,唐代设置的高级武官之一,位在尚书令之上。留守相公:指白居易的友人元稹,曾任东都留守,故称。光:指白居易自号。窃不自揆:谦虚地自我检讨。辄依高韵:即依其高妙的音律。纪奇事:记录奇特的事。光窃不自揆:我(白居易)谦虚地自我检讨。遂依高韵:便依照他的高妙音律,创作五首诗。继成五章:完成五首诗。

【赏析】

本篇是诗人为友人元稹作的《洛下逢寒食因寄百篇》一诗所写的序文。诗中叙述了诗人在洛阳与友人相遇的情景。

首联“宜春果结洛阳枝,正遇耆明会客时”,写席君与元稹相聚的时间、地点和原因。“席君”指白居易,字乐天。“宜春果”是一种水果,结在枝上像春天的果实一样,颜色鲜艳。洛阳,古都名,这里指诗人的家乡,也是当时的政治中心。“耆明”指元稹的字,字稹,又字微之,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会客”指宴饮聚会。“耆明会客”,即元稹在宴会上邀请白居易等文人雅士来参加。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恰好赶上元稹宴请客人的时机,一同来到洛阳,并结识了元稹这样的知己朋友。

颔联“更引轻舟倚芦岸,香粳鲜鲙雅相宜”写席君与元稹相聚的场景。“轻舟”是小舟。“芦岸”是指水边的芦苇。“香粳”是粳米经过加工后煮成的饭,色洁白而香。“鲜鲙”(kuài)是指新鲜的鱼片。“雅相宜”是说两人相聚的菜肴既美味又合适,很相配。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乘着一只小船靠靠在水边的芦苇旁,品尝着鲜美可口的鱼片。这两句是作者对这次与元稹相遇的美好时光的追忆,表现了诗人与好友相聚的喜悦心情。

这首诗的大意是:席君从洛阳出发去种金橘,今年秋天才开始结出六个果实。他将四个果实献给了招三客,用轻舟靠靠在水边的芦苇旁,品尝着鲜美可口的鱼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