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贤太守,治迹古人齐。
虎负众子去,凤环群鸟栖。
行增颍川秩,别降武都泥。
正恐还朝速,春林未子规。
注释:
送峡州陈廉秘丞:送给陈廉秘丞的一首送别诗。陈廉,名不详(一说字廉),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进士,授华阴尉。后为夔州刺史李渤所辟,任峡州判官、侍御史等职,官终监察御史。
宜都贤太守:宜都县,今湖北宜昌市。贤太守,即指陈廉。
治迹古人齐:治理政绩与古人齐肩。治绩,治理政绩,治行。
虎负众子去:像老虎一样背起众多的孩子离开。虎,喻指陈廉。
凤环群鸟栖:像凤凰一样环绕着众多的鸟儿栖息。凤,喻指陈廉。
行增颍川秩:行动增加颍川郡的俸禄。行,行动;颍川郡,今河南许昌市。
别降武都泥:分别降低武都郡的赋税。降,降低;武都郡,今甘肃成县一带。
正恐还朝速:恐怕你返回朝廷太早。正,恐怕。
春林未子规:春天的树林里还没有杜鹃叫声。子规,即杜鹃,古代传说中蜀地的布谷鸟,相传其声如“不如归去”。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陈廉时,既称赞了他的政绩,也表达了对他仕途前程的美好祝愿。全诗以“宜都贤太守”开篇,直接点明了陈廉的身份和地位。接着,诗人又用四个比喻来赞美陈廉的政绩。这四个比喻分别是:虎负众子去,象征着陈廉为民除害、保护人民的能力;凤环群鸟栖,象征着陈廉治理下的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行增颍川秩,象征着陈廉为国家增加了财富;别降武都泥,象征着陈廉为国家减轻了负担。这四个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哲理。最后,诗人以“正恐还朝速”结束全诗,表达了对陈廉前途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