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十亩强,高下略不齐。
嵌空抱奇秀,上有凌云梯。
小屋八九间,茅檐敢辞低。
所欣面势好,老稚通扶携。
密竹转修径,老松故成蹊。
仲冬景气肃,碧草犹萋萋。
仰视天宇大,四观渺回溪。
徐行信足力,未畏成颠跻。
用意各有适,孰云无町畦。
平生几濡首,末路多噬脐。
不作巢幕燕,肯从触藩羝。
胡为滥麾钺,坐听鸣鼓鼙。
外物委虫臂,全生思马蹄。
可能三径草,归路老更迷。
【注释】
怀西山:即《怀西山诗》,作者为宋代诗人陆游。此诗是陆游晚年退居山中,在西山筑室读书时所作。西山:指浙江绍兴城北的会稽山(又名东山)。唐末五代时,钱镠曾建东府于此,宋初改名为越王山,后改称西湖。十亩强:言面积不大。高下略不齐:意谓高低起伏不平。上接:上文说“小屋八九间”,此言“有凌云梯”。
凌云梯:指从山上到顶上去的山路。
茅檐:指简陋的屋檐。敢辞低:意谓不敢推辞简陋。
所欣:意谓所欣赏。面势好:意谓形势、地势好。老稚通扶携:意谓老人小孩都能相互搀扶。
密竹:茂密的竹子。转修径:意谓竹林中转出一条小路。故成蹊:意谓因此形成了一条小径。
仲冬:农历十二月。景气:指天气晴朗。碧草:青绿色的草地。萋萋:形容茂盛的样子。
仰视:抬头观看。天宇大:意谓天空广阔无边。四观:四周眺望。回溪:意谓溪水环绕。
徐行:缓步行走。信足力:意谓任凭脚力。未畏成颠跻:意谓没有畏惧跌倒。成颠跻:意谓跌倒。
用意:用心思。各有适:意谓各自适宜。孰云无町畦:意谓谁说没有界限?町畦:田埂。
濡首:指头发花白。末路:指老年。噬脐:意谓后悔已晚,如同咬到了自己的肚脐一样。
巢幕燕:比喻人贪恋富贵,像燕子筑巢一样,不愿离去。巢:筑巢。触藩羝:比喻人贪得无厌。触:碰;藩:篱笆。羝:公羊。
胡为:为什么。滥麾钺:意谓胡乱行使权力。坐听:意谓静听。鸣鼓鼙:意谓擂响战鼓。
外物:指外界事物或诱惑。委虫臂:指微不足道的力量。全生:保全生命。思马蹄:意谓想要骑上马逃走。
可能:意谓或许能够。三径草:意谓三条小路上的野草。归路:指回家的路。老更迷:意谓年纪越大反而越迷失方向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退居山中之作。作者以极其朴素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写西山景色。作者用“十亩强”概括了西山的面积,用“高下略不齐”描绘了西山起伏不平的特点,用“嵌空抱奇秀”形容西山的奇美秀丽。这两句通过对西山的描绘,引出了下文对西山的赞美之情。
颔联进一步描写了西山的景色。作者用“凌云梯”形容山势之高,用“茅檐”来形容小屋的简陋,用“不敢辞低”来表达对小屋的珍惜之情。这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西山的喜爱之情。
颈联转而写西山上的建筑和自然景观。作者用“面势好”来形容西山的地势之优,用“老稚通扶携”来形容老人小孩都可以相互搀扶,用“密竹转修径”来形容竹林中转出一条小路,用“老松故成蹊”来形容老松树留下了一条小路。这几句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西山的喜爱之情。
尾联转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作者用“仰视天宇大”来形容天空的辽阔,用“四观渺回溪”来形容四周景色的优美,用“徐行信足力”来形容自己任凭脚力慢慢行走,用“未畏成颠跻”来形容自己没有恐惧跌倒,用“用意各有适”来形容各自适宜,用“孰云无町畦”来形容没有谁可以限制自己,最后用“胡为滥麾钺”来表达自己为何要胡乱行使权力,用“坐听鸣鼓鼙”来表达静听战鼓的声音,意在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慨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西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