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溪浮月练光寒,一曲风传到枕前。
应在南楼尽深处,玉梅飞坠学榆钱。

【注释】

碧溪:清冷的溪流,泛指小溪。练光:月光。应:应当。尽深处:极深之处。学:同“胁”字旁,表示下垂的样子。

【赏析】

《野庵分题和镇国闻笛》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景抒情,寓情于景。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令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野外山庵中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情景。前两句描写的是夜晚月色下溪水的景象。后两句描写的是友人吹笛子的情景。

首句“碧溪浮月练光寒”,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月夜画卷,月光下的碧溪宛如一面明镜,清澈明亮,倒映着月光,显得更加皎洁。“练光”一词用得极为贴切,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的洁白无瑕,给人以美的享受。“寒”字则写出了夜晚的寂静和清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美的氛围。

次句“一曲风传到枕前”,则是对友人吹笛子情景的描绘。“曲”字在这里指的是笛声,“风传”则表明吹笛的声音随风传得很远很远。“到枕前”则说明笛声已经飘到了作者的枕边,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末句“应在南楼尽深处,玉梅飞坠学榆钱”,则是对整个场景进行总结。“应”字在这里有“应该”、“应当”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吹笛子的喜爱和赞赏之情。“尽深处”则是说整个南楼都被这美妙的笛声所笼罩,无处不闻。“玉梅飞坠学榆钱”则是对南楼周围景色的生动描绘。这里的玉梅和榆钱都是比喻,用来形容南楼周围的景色之美。同时,也寓意着作者对友人的喜爱之情如同玉梅一般纯洁高雅,对南楼周围的美景也如同榆钱一般丰富多彩。整首诗通过对月光、笛声、南楼等地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月夜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