辎车乘马君王赐,不赏边功即予贤。
外物何须勤觊望,惟于事业每加鞭。

【注释】

童丱:童年,指少年时期。张设:设置、安排。

辎车:古代一种载物或载人的大型兵车。乘马:驾车。

君王赐:君王赏赐。

外物:指外界的名利、地位等。

觊望:觊觎,觊觎,希望得到。

加鞭:加快速度。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写辎车和马匹的得宠与失宠,表达了“外物何须勤觊望”的主题思想。

首二句写童丱时得到辎车和马匹的宠爱,以及由此得到的荣耀。辎车是古代的一种大型兵车,它装载着粮食,可以供军队运输物资之用,也可以载运士兵和战马。辎车和马匹都是君王赏赐给有功之人的。这里诗人用“童丱须知张设八篇”,表明孩童时期就应当学会如何为君王效力,如何为君王服务。这种得宠与被宠爱的情形在古代社会中是很常见的,所以这两句诗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自己或者他人的经历。

三、四句是对前两句的深化与扩展。辎车和马匹的得宠是因为它们可以为君王效力,而一旦失去了这份宠爱,就会受到冷落甚至遗弃。这里的“不赏边功即予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具体描述。在古代战争中,如果一个士兵为君王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么他就会被君王所赏识并给予重赏,反之则会被遗弃。这就是所谓的“不赏边功即予贤”。同样地,辎车和马匹也是因为能够为君王提供便利而被宠爱,一旦失去了这份宠爱,就会被闲置不用。这就是所谓的“外物何须勤觊望”。

最后一句则是对全诗的总结与升华。这里的“勤觊望”、“加鞭”都是指对外物的渴望与追求。诗人通过对比辎车和马匹的前后变化,表达了“惟于事业每加鞭”的主题思想。只有真正致力于自己的事业,才能不断前进,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这里的“勤”、“加”都强调了对事业的追求与努力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写辎车和马匹的得宠与失宠,表达了“外物何须勤觊望”的主题思想,同时也传达了“惟于事业每加鞭”的人生哲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