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自处只闺房,车马宁须侈闹装。
莫与他人争富贵,从来俭素足辉光。
【注释】
童丱:指童年。张设:装饰。
八篇:指《女诫》。
妇人:女子。自处:自身行为。只:衹,只是。闺房:女子的卧室。车马:代指富贵人家。宁:岂,怎么。侈闹装:过分张扬、喧闹的打扮。
与他人:与世俗之人。争富贵:争夺财富和地位。
从来:从古至今。俭素:节约朴素。足:足以,能够。辉光:光辉,光彩。这里指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译文】
童年时期就要明白《女诫》的道理,女子自己应当在闺房中行事;富贵之家的车马也无须过分炫耀。
不要与别人争夺财富和地位,从来节俭朴素就足以显出她的美德和光彩。
【赏析】
本诗是一首劝诫诗,作者以《女诫》中的“妇德”为标准,对妇女进行教育,希望她们能懂得自尊、自立、自强,做一个有德行的女性。
“童丱须知张设八篇”,意谓少女在成长的过程中要了解并学习女性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即所谓“八篇”。这是古代女子所应接受的教育。“八篇”指的是《女诫》一书。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妇女道德教材,其内容主要包括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等四个方面。
“妇人自处只闺房,车马宁须侈闹装”,意思是说,女子应当安守闺房,保持清静,不宜过于张扬。“侈闹装”是指过分张扬、喧闹的打扮,而“车马”则象征着富贵和荣耀。这里的“宁须”二字,表达了作者对女子应该保持低调、不追求虚荣的期待。
“莫与他人争富贵,从来俭素足辉光”,则是进一步强调了节俭的重要性。在这里,“俭素”指的是简朴节约,“辉光”则是指内在的美德和光芒。诗人认为,与其与他人争抢富贵,不如通过自身的节俭和朴素来展现自己的美德和光彩。这样,即使物质条件有限,也能通过自身的修养来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这首诗通过对《女诫》的学习、对女子行为的规范以及对节俭美德的倡导,传达了作者对女性的期望和要求,即希望她们能够成为一个自尊、自立、自强的女性,不仅在物质上不追求虚荣,更在精神上保持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