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帐万缘空,幽人鼻观通。
破晓扪翠麓,获此锦薰笼。
造化本无意,芬芬随尔类。
不知鼻闻香,还是香浮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出自他的《瑞香》。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诗句:”蕙帐万缘空,幽人鼻观通。”
- 注释:蕙帐,指用蕙草编成的帐子。这里的“蕙帐”可能指的是一个与自然紧密相连的生活空间。万缘,表示万事万物。这里形容蕙帐中的一切事物都已空无一物,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幽人,指的是隐居的人或隐士。这里描绘了一个幽静、远离尘嚣的环境。鼻观通,意指通过嗅觉来感知世界。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感官体验的重视,以及通过嗅觉来连接自然的方式。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场景,通过“蕙帐”和“万缘空”表达了诗人追求的内心世界。同时,“鼻观通”也暗示了诗人在面对自然时,会以独特的视角去感受和理解它。
- 诗句:”破晓扪翠麓,获此锦薰笼。”
- 注释:破晓,天刚亮的时候。扪,触摸。翠麓,指青绿色的山峦。锦薰笼,形容香气浓郁如锦绣一般。这里描绘了诗人清晨登山的情景,以及他意外发现的一种香气扑鼻的植物——瑞香。
- 赏析:这句诗捕捉了一个清晨的景象,并通过“扪翠麓”和“获此锦薰笼”两个动作,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同时,“锦薰笼”的使用增加了诗句的意象美,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和富有层次感。
- 诗句:”造化本无意,芬芬随尔类。”
- 注释:造化,指大自然或者宇宙的力量。本无意,表示自然没有刻意的目的和意图。芬芬,形容香气浓厚的样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理解:虽然自然的运作看似没有目的,但其实它的存在和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随尔类”,意味着这种规律是按照一定的类别或模式进行的。
- 赏析: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他并不否认自然的存在是有意的,而是强调了这种“有意”背后更深层次的道理。这种观点在当时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领悟。
- 诗句:”不知鼻闻香,还是香浮鼻。”
- 注释:这是整首诗的最后一句,也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这里表达了一种哲学上的思考:人们往往容易混淆“香”的来源和感知方式。诗人通过提问,引导读者思考这个问题。这里涉及到了感官体验和认知过程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微妙差异。
- 赏析:这个结尾既是一个哲学的思考,也是一个艺术的表达。它通过对问题的回答,不仅让读者思考,还通过诗意的语言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深度。这种提问式的回答方式,使得诗句具有了更强的思辨性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