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蒙庄有至言,万物逍遥天地间。
大鹏斥鴳异禀赋,随性奚假人防闲。
怒飞未觉宇宙隘,决起那知世界宽。
洪纤有量莫相越,智巧不用常优闲。
默观万化尽如许,脱悟此理行非艰。
但当涵养取深造,工夫只在澄心源。
心源澄寂固能应,视彼所寓皆居安。
佳哉蒙庄岂诞妄,所得实自吾孔颜。
远则兼善非附势,穷而独处非左计。
陋巷箪瓢依圣师,何殊禹稷游平世。
修仙欲生成大幻,佞佛欲死是乾慧。
死生之说本同归,原始当求一言契。
了知吾道出世间,学渚深流不思济。
遂令前辈薄后人,直谓轲死真无继。
此生造化曷可轻,勿为名利思营营。
吹嘘呼吸勤吐纳,导引致寿先熊经。
后枯正藉一溉力,且使既老身康宁。
向上更须观一著,一之所起犹未形。
从渠海岱自更貌,何止一阅三千龄。
这首诗是苏轼的《逍遥游》。
译文:
从前庄子就有至理之谈,万物自在逍遥天地间。
大鹏斥鴳异质禀赋,随性奚假人防闲。
怒飞未觉宇宙隘,决起那知世界宽。
洪纤有量莫相越,智巧不用常优闲。
默观万化尽如许,脱悟此理行非艰。
但当涵养取深造,工夫只在澄心源。
心源澄寂固能应,视彼所寓皆居安。
佳哉蒙庄岂诞妄,所得实自吾孔颜。
远则兼善非附势,穷而独处非左计。
陋巷箪瓢依圣师,何殊禹稷游平世。
修仙欲生成大幻,佞佛欲死是乾慧。
死生之说本同归,原始当求一言契。
了知吾道出世间,学渚深流不思济。
遂令前辈薄后人,直谓轲死真无继。
此生造化曷可轻,勿为名利思营营。
吹嘘呼吸勤吐纳,导引致寿先熊经。
后枯正藉一溉力,且使既老身康宁。
向上更须观一著,一之所起犹未形。
从渠海岱自更貌,何止一阅三千龄。
注释:
- “在昔”:在以前。
- “蒙庄”: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著作有很多寓言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逍遥游》。
- “有至言”:有最深刻的论述。
- “万物逍遥天地间”:万物都能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游走。
- “大鹏斥鴳异禀赋”:大鹏鸟和小鸡的禀赋不同,大鹏鸟展翅就能飞到九万里的高空。
- “随性奚假人防闲”:随性而行,不需要他人来限制自己。
- “怒飞未觉宇宙隘”、”决起那知世界宽”:愤怒地飞翔时没有意识到宇宙有多么狭小,决定飞跃时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么宽广。
- “洪纤有量莫相越”:无论是庞大的还是微小的事物都有其度量,不要越过它们的界限。
- “智巧不用常优闲”:智慧和技巧的使用不必总是为了安逸,有时需要使用它们来解决问题。
- “默观万化尽如许”:默默地观察万事万物都像这样。
- “脱悟此理行非艰”:领悟这个道理并不困难。
- “但当涵养取深造”:只要培养涵养,不断深入地学习。
- “心源澄寂固能应”:内心清澈平静,自然能够应对各种情况。
- “视彼所寓皆居安”:看到它所寄寓的地方都是安全的。
- “佳哉蒙庄岂诞妄”:太好了!庄子的学说不是空话,而是真实存在的。
- “兼善非附势”:同时做好事不是为了追求地位或权势。
- “穷而独处非左计”:即使处于困境也要独自面对,而不是逃避。
- “陋巷箪瓢依圣师”:住在简陋的茅屋中,每天用箪和瓢来吃饭,这是遵循圣人的生活方式。
- “禹稷游平世”:禹和稷是古代的贤人,他们生活在太平盛世。
- “修仙欲生成大幻”:修行的人追求达到最高的境界,这本身就是一种幻觉。
- “佞佛欲死是乾慧”:盲目地信仰佛教可能会导致死亡,因为迷信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 “死生之说本同归”:关于生死的问题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寻求真理才是最重要的。
- “原始当求一言契”:寻求真理的根本在于找到一个可以解释所有问题的简单原则或理论。
- “了知吾道出世间”:清楚地理解我的学说是出世间的道理。
- “学渚深流不思济”:学问就像深河一样,虽然流动不息,但我们不应该在其中寻求答案。
- “遂令前辈薄后人”:因此,我们不应该低估前代的学者。
- “直谓轲死真无继”:直接认为孔子死后就没有继承人了。
- “此生造化曷可轻”:人生在世,怎么能轻易地去追求名利呢?
- “勿为名利思营营”:不要为了名利而烦恼。
- “吹嘘呼吸勤吐纳”:通过呼吸来调节身体。
- “导引致寿先熊经”:通过导引术保持健康长寿。
- “后枯正藉一溉力”:后来的枯萎正是因为缺乏水分灌溉。
- “且使既老身康宁”:只要身体得到了滋养和照顾,即使年迈也能感到安康。
- “向上更须观一著”:向上攀登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方向。
- “一之所起犹未形”:这个“一”还没有形成。
- “从渠海岱自更貌”:任由大海和高山自行改变形状。
- “何止一阅三千龄”:这不仅仅是一个阅读的时间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