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嗟许晚,已失读书堂。
遗址烟焰馀,草木犹辉光。
乃知子史子,揭名意何长。
书册本可好,履践斯为良。
痴绝蠹万卷,未若陶食忘。
苟得是中趣,高可云外翔。
政不守萤雪,汩汩勤朱黄。
譬如沈疴痊,安用千金方。

解析:

这首诗由七部分组成,每句都表达了诗人对于读书堂遗址的感慨。以下是逐句的解读及其赏析:

  1. 我来嗟许晚,已失读书堂。
  • 翻译: 我来到此地,深感遗憾和迟暮,已经失去了读书堂。
  • 注释: “嗟许”是叹息的意思;”来”指的是诗人的到来;”许晚”即来得晚了;”读书堂”是古代学者用来学习的场所。
  1. 遗址烟焰馀,草木犹辉光。
  • 翻译: 遗址上还残留着袅袅烟雾,周围的草木仍然散发着光辉。
  • 注释: “遗址”指的是过去的书籍或学问之地;”烟焰”指残存的烟雾;”草木”指周围的自然环境。
  1. 乃知子史子,揭名意何长?
  • 翻译: 这才明白,你是为了传承儒家经典而立的牌坊,你的用意何在?
  • 注释: “乃知”表示通过观察后才明白;”子史子”可能是指某人或某事;”揭名”指的是明确其目的;”意何长”意味着目的为何如此深远。
  1. 书册本可好,履践斯为良。
  • 翻译: 书籍本身是好的,但实践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
  • 注释: “书册”指书籍;”本可好”强调知识的珍贵;”履践”意为亲身实践;”斯为良”表示只有实践才是真正有用的。
  1. 痴绝蠹万卷,未若陶食忘。
  • 翻译: 虽然拥有万卷书籍,但不如陶渊明那样忘却世俗名利。
  • 注释: “痴绝”形容痴迷至极;”蠹万卷”指收藏了海量的书籍;”陶食忘”比喻像陶渊明那样远离官场,忘记世间的名利。
  1. 苟得是中趣,高可云外翔。
  • 翻译: 如果能够得到其中的真谛,就能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 注释: “苟得”指如果能够获得其中的智慧;”是中趣”指其中的道理或乐趣;”云外翔”表示到达了极高的境界。
  1. 政不守萤雪,汩汩勤朱黄。
  • 翻译: 政治上不追求功名利禄,反而辛勤耕耘,致力于学问的提升。
  • 注释: “政不”指政治上的不追求;”守萤雪”形容勤奋学习;”汩汩勤朱黄”指努力钻研学问,勤于写作。
  1. 譬如沈疴痊,安用千金方。
  • 翻译: 就像沉疴久病的人痊愈一样,何必依赖昂贵的药物呢?
  • 注释: “譬”是比喻的意思;”沈疴”指长期的疾病或困境;”痊”即康复;”千金方”指昂贵的药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知识和学问的珍视以及对功利主义态度的批判。诗中多次提到“读书堂”,暗示了作者对学术和文化传统的尊重。同时,通过对不同人物(如子史子、子史父等)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各种人生追求的理解和反思。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反映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