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堆里颜如玉,红紫便应高阁束。
千寻结架上青冥,山外水边随诘曲。
飘然来及牡丹时,洁白自知吾步独。
道人傥置枕屏前,第一莫教纤手触。
**碧云堆里颜如玉,红紫便应高阁束。千寻结架上青冥,山外水边随诘曲。飘然来及牡丹时,洁白自知吾步独。道人傥置枕屏前,第一莫教纤手触 **。
这首诗的意境之美体现在其对自然的细腻描摹与哲理的深刻表达上。诗人通过“碧云堆”与“颜如玉”的描写,构建了一个清丽脱俗的画面,使人联想到天宫瑶池中的仙女,既纯洁又高贵。接着,“红紫便应高阁束”则转换了场景,从天上飞至人间,描绘出一幅花团锦簇的景象。这里的“高阁束”,不仅指花卉被束缚在高高的架子上,也寓意着文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收藏。
诗中蕴含的哲理思考同样引人深思。“千寻结架上青冥,山外水边随诘曲。”这里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境遇的隐喻。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曲折迂回时,往往需要像攀援植物一样,不断向上攀爬,寻找自己的方向和意义。最后,“道人傥置枕屏前,第一莫教纤手触。”则是诗人的警醒之言,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警示自己不要过于接近或干预他人的生活,以免破坏这份美好。
这首诗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它通过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悟和珍视;而通过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的艺术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