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父母心,相望长相忆。
问讯与馈遗,来往当如织。
口体所供奉,无问一钱直。
亲苟未沾尝,享之宁敢即。
其有不安节,归省恨不亟。
毋分嫡与继,存心何间忒。
虽或不我爱,其敢忘翼翼。
王祥跃冰鱼,薛包恋门阈。
驭车骞忍寒,耕田舜引慝。
于此坚至行,青史斯刊勒。
切勿使偏亲,索处萱堂北。
富贵未解忧,天伦乃物则。
不应中道废,失性甘狂惑。
呜呼霄壤间,孰有无亲国。
女子远外家,间隙成荆棘。
男子听妇言,偏爱滋货殖。
礼容故背违,言辞苦凌逼。
于义或参商,于物或吝啬。
劬劳保抱恩,总不存悃愊。
亲老力已衰,欲竞知何克。
饮泣更包羞,烦冤满胸臆。
父子情既离,万世恩之贼。
上帝实监临,天祸阴诛殛。
世事每好还,子孙必凶愎。
嗟哉宇内人,身处礼义域。
忍将君子行,轻以私意蚀。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诗中的内容表达了对亲情的重视和对家庭伦理的关注。下面逐句翻译并加上注释:
- 童丱须知父子篇(童稚时就知道父辈与子辈的关系):
- “童丱”指的是儿童时期,“知父子篇”表示从小就知道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 悠然父母心,相望长相忆。(父母的心是悠闲自在的,他们总是相互望着对方,思念不已)
- “悠然”形容心情轻松自在,“父母心”指代父母的心意或愿望。“相望长相忆”表示父母总是相互望着对方,回忆着过去的时光。
- 问讯与馈遗,来往当如织。(询问和馈赠,就像织布一样紧密相连)
- “问讯”指问候,“馈遗”是赠送礼物。“往来如织”比喻频繁而有序的交流和赠送。
- 口体所供奉,无问一钱直。(我们用食物来供奉,不论花费多少都无所谓)
- “口体”指的是食物,“供奉”是供养的意思。“无问一钱直”意为不在乎花费多少钱,只要能提供食物即可。
- 亲苟未沾尝,享之宁敢即。(如果亲人还没有尝到我的食物,我怎敢先吃呢)
- “亲苟未沾尝”意味着如果亲人还没有品尝过,“享之宁敢即”表示不敢先享用自己的东西。
- 其有不安节,归省恨不亟。毋分嫡与继,存心何间忒。(如果有人不遵守规矩,回家反省却很晚)不分嫡与继,存心何间忒。(不要区分是亲生的还是继养的,这是什么意思?)
- “不安节”指的是不符合家庭规矩或道德准则的行为。“归省”是指回家反省。“毋分嫡与继”是指不要区分是亲生的还是继养的。“存心何间忒”意思是为什么要这样区分呢?
- 虽或不我爱,其敢忘翼翼。(即使不爱,也要记得谨慎、小心)
- “虽或”表示即便,“不我爱”意思是不爱他/她,“其敢忘翼翼”意思是要记得小心、谨慎。
- 王祥跃冰鱼,薛包恋门阈。(王祥跳入河里救出被困在冰下的鱼,薛包爱护自己的家门而不加破坏)
- “王祥”指的是三国时期的王祥,“薛包”指的是晋朝的薛包。“跃冰鱼”形容救人的勇敢行为。“薛包恋门阈”形容保护家园的坚定态度。
- 驭车骞忍寒,耕田舜引慝。(驾驭马车时忍受严寒,耕种田地时引开邪恶)
- “驭车骞忍寒”形容驾车时忍受寒冷。“耕田舜引慝”形容耕种田地时引导邪念。
- 于此坚至行,青史斯刊勒。(在这里坚持正直的行为,将会被记载在历史上)
- “于此”指的是这里,“坚至行”表示坚持正直的行为。“青史斯刊勒”意思是将被记载在历史书籍上。
- 切勿使偏亲,索处萱堂北。(不要让偏袒的亲属得到好处,否则会让人感到不快)
- “勿”表示不要,“使偏亲”是指让偏爱的亲属得到利益。“索处萱堂北”形容让这些人感到不愉快。
- 富贵未解忧,天伦乃物则。(虽然拥有财富但不解忧愁,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
- “富贵未解忧”意思是财富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天伦乃物则”意思是天伦(家庭)是正常的事物。
- 不应中道废,失性甘狂惑。(不应该中途放弃,失去本性就会变得疯狂迷惑)
- “应”表示不应该,“中道”指半途而废的地方,“废”意思是放弃。“应中道废”是指不应该中途放弃。“失性甘狂惑”意思是失去了本性就会变得疯狂迷惑。
- 呜呼霄壤间,孰有无亲国。(唉,天地之间,哪里没有家人的关爱?)
- “呜呼”表示感叹,“霄壤间”指的是天地之间,“孰有无亲国”意思是哪里有没有家人关爱的地方。
- 女子远外家,间隙成荆棘。(女子远离娘家,造成家庭之间的隔阂和矛盾)
- “远外家”指的是远离娘家,“间隙成荆棘”形容家庭之间因为距离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 男子听妇言,偏爱滋货殖。(男子听从妻子的意见,导致偏爱商业和致富)
- “男子听妇言”指的是男子听信妻子的意见或建议。“偏爱滋货殖”是指由于偏爱而导致的商业活动和致富。
- 礼容故背违,言辞苦凌逼。(礼仪的形式背离了初衷,言语中充满了逼迫)
- “礼容故背违”指的是礼仪的形式背离了原本的意图。“言辞苦凌逼”形容言语中充满逼迫和压力。
- 于义或参商,于物或吝啬。(在道德方面可能有不同的意见,在处理事务时可能表现出吝啬)
- “于义或参商”指的是在道德问题上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于物或吝啬”形容在处理事务时可能表现出吝啬的一面。
- 劬劳保抱恩,总不存悃愊。(辛勤劳作保护孩子,但始终无法实现诺言)
- “劬劳保抱恩”指的是为了抚养孩子而付出辛勤的努力。“总不存悃愊”意思是始终未能实现诺言或承诺。
- 亲老力已衰,欲竞知何克。(年老的父亲已经衰弱,想要竞争却感到无能为力)
- “亲老力已衰”指的是父亲年纪大了,身体也衰弱了。“欲竞知何克”意思是想要竞争却感到无能为力。
- 饮泣更包羞,烦冤满胸臆。(因悲伤而哭泣,心里充满了委屈和烦恼)
- “饮泣更包羞”指的是悲伤地哭泣,心中感到羞愧。“烦冤满胸臆”形容内心充满了委屈和烦恼。
- 父子情既离,万世恩之贼。(父子之间的感情已经破裂,这种感情成为后世的仇恨)
- “父子情既离”指的是父子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万世恩之贼”形容这种感情成为后世的仇恨或怨恨。
- 上帝实监临,天祸阴诛殛。(上天确实在注视着这一切,天降的惩罚是阴险的)
- “上帝实监临”指的是上天确实在注视着这一切。“天祸阴诛殛”形容天降的惩罚是阴险的。
- 世事每好还,子孙必凶愎。(世间的事物常常是好的一面,但子孙却会变得固执和暴躁)
- “世事每好还”指的是世间的事物常常是好的一面,但“子孙必凶愎”形容子孙变得固执和暴躁。
- 嗟哉宇内人,身处礼义域。(叹惜世人,身处于礼义的范围内)
- “宇内人”指的是世人,“身处礼义域”指的是身处于礼法和正义的范围内。
- 忍将君子行,轻以私意蚀。(如果忍心做出君子的行为,那应该以正义去衡量)
- “忍将君子行”指的是如果愿意做君子的事情,那么就应该以正义去衡量。“轻以私意蚀”指的是如果以私欲去衡量,就会损害公正。
这段诗歌通过对比和反思的方式,批评了一些人对待亲情的态度和行为。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家庭伦理时,应当坚守原则,避免偏私和贪婪,以维护家庭的和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