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才咫尺,便觉山意幽。
招提立绝顶,宝塔凌空浮。
小轩足娱客,下有清溪流。
翠岫供远眺,直欲明双眸。
平芜草肥软,饱饲眠吴牛。
沙头水色静,飞上驯白鸥。
人稀日亭午,野渡横孤舟。
坐久意逾爽,吹袂风飕飕。
想当三伏天,凛然如素秋。
簿书丛里来,恍若脱羁囚。
乘兴偶登览,不谓成胜游。
平生志所愿,一壑与一邱。
脚力到佳处,须作信宿留。
南峰只在眼,不必劳冥搜。
当时辋川图,景物有此不。
学贵守所见,出处各异谋。
渊明亦高哉,未肯屈督邮。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出郭才咫尺,便觉山意幽。 —— 走出城外,距离只有几步之遥,便感到山林的幽静。
  • 注释:出城,指从城市中心向外走。
  1. 招提立绝顶,宝塔凌空浮。 —— 寺庙位于山顶,塔耸立于空中,高耸入云。
  • 注释:招提,即佛教建筑,通常为寺庙。
  1. 小轩足娱客,下有清溪流。 —— 小巧的轩阁足够娱乐宾客,下面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
  • 注释:小轩,小而雅致的房屋或亭子。
  1. 翠岫供远眺,直欲明双眸。 —— 远处的山峰青翠欲滴,令人想要用双眼看清楚。
  • 注释:翠岫,形容青山如翠绿的颜色。
  1. 平芜草肥软,饱饲眠吴牛。 —— 平坦的原野上长满了柔软的草,足够让慵懒的吴地牛儿吃得饱饱的。
  • 注释:平芜,平坦的原野。
  1. 沙头水色静,飞上驯白鸥。 —— 沙滩边的水面颜色宁静,白鸥在水面自由翱翔。
  • 注释:驯白鸥,指白鸥在空中自由飞翔,不受拘束。
  1. 人稀日亭午,野渡横孤舟。 —— 人很少,太阳正中午,野渡上横着一只孤独的小船。
  • 注释:亭午,中午时分。
  1. 坐久意逾爽,吹袂风飕飕。 —— 坐久了感觉越发清爽,衣袖被风吹得发出飕飕的声音。
  • 注释:意逾爽,心情越发舒畅。
  1. 想当三伏天,凛然如素秋。 —— 仿佛是酷热难耐的三伏天,但空气却像深秋季节一样清凉。
  • 注释:想当,似乎。
  1. 簿书丛里来,恍若脱羁囚。 —— 公文堆中来到此处,仿佛摆脱了束缚。
  • 注释:薄书,指文书、文件等。
  1. 乘兴偶登览,不谓成胜游。 —— 趁着兴致偶然登上高处游览,没有料想到竟成了一次愉快的旅行。
  • 注释:乘兴,趁着一时的兴致。登览,登高游览。不谓,不料。
  1. 平生志所愿,一壑与一邱。 —— 我的平生心愿,就是找到一处山涧和山谷。
  • 注释:平生,一生之中。
  1. 脚力到佳处,须作信宿留。 —— 走到景色优美的地方时,一定要在这里过夜休息。
  • 注释:脚力,指体力。
  1. 南峰只在眼,不必劳冥搜。 —— 南面的山峰就在视线之内,没有必要苦苦寻找。
  • 注释:冥搜,苦思冥想地寻找。
  1. 当时辋川图,景物有此不。 —— 如果当时的《辋川图》真能重现这里的景色就好了。
  • 注释:辋川图,指唐代画家韦陟所画的《辋川图》。
  1. 学贵守所见,出处各异谋。 —— 学问在于坚持自己的认识,每个人的追求和计划各不相同。
  • 注释:学贵,学问很重要。守所见,坚守自己的见解和见识。出处,指人的出生地和职业。
  1. 渊明亦高哉,未肯屈督邮。 —— 陶渊明也很厉害啊,他不肯向官场低头屈服。
  • 注释:渊明,指陶渊明。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出郭才咫尺,便觉山意幽”直接点题,表达了出城不远便能领略到山林之美的感受。颔联“招提立绝顶,宝塔凌空浮”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和宝塔的雄伟壮观,以及它们在云雾中的神秘感。

诗中多次提到“山”、“水”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尾联“人稀日亭午,野渡横孤舟”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致远的境界,让人感受到远离尘嚣的闲适与惬意。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喜爱,又体现了他对人生境界的独到见解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