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夕九秋半,月同心迹清。
已知千里共,只欠一分明。
流水往来影,幽人今古情。
撞钟先得句,尘世不须惊。
【注释】
来夕九秋半:晚上是秋季的中间时候,即九月十五日。菊潭:水名,在今江西南昌。八股文考试时,考生要预先准备好一篇“策论”,然后按题目作答,称为“八股”。这里指作者应试作文。八月十四夜韵:指作者在八月十四日晚上写的诗。次:题咏的意思。“次吴菊潭”四句:诗人在《次吴菊潭八月十四夜韵二首》中说:“我与菊潭同为八月十四日生人,今夜月明如洗,我们同在一个天上,你我的心迹都十分清明。”千里共:指作者和吴菊潭两人虽相隔千里,但能同心协力。只欠一分明:意思是说,虽然我们两人同心协力,但却还没有达到完全明白的地步。
“流水”二句:意思是说,虽然我们的心意已经相通,但是还没有完全明白。幽人:隐居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今古情:今昔的情感,指作者对菊潭的情感。撞钟先得句:意思是说,尽管我已经得到一个开头,但还没有得到一个完整的句子。尘世:人间世界。不须惊:不必惊慌,表示诗人并不把世俗看得太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八月十四日晚上,为《次吴菊潭八月十四夜韵二首》而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诗人与朋友吴菊潭同为八月十四日生的,因此诗人用这个特殊的日期来题咏他们共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历程。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第一句“来夕九秋半”,意为夜晚降临到秋季的一半时间,也就是九月十五日。这里的“九秋”,是指农历的九月,因为古人将一年分为四季,每三个月为一季,所以秋天就是九月。而“秋一半”则是指秋天的一半时间,也就是九月十五日。这里的“来夕”指的是夜晚降临的时间。整句的意思是说,当夜晚降临到秋季的一半时间,也就是九月十五日的时候,两位诗人相遇了。
第二句“月同心迹清”,意为当两位诗人在夜晚相遇的时候,他们的心迹都是那么的清晰明了。这里的“月同心迹清”可以理解为月亮的光辉照亮了他们的心迹,使得他们的心迹都变得十分清晰。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两位诗人在夜晚相遇的时候,他们的心迹都变得十分清晰明了。
第三句“已知千里共”,意为他们已经知道彼此相隔千里却能够同心协力。这里的“已知”可以理解为他们已经知道对方的情况,而“千里共”则是指彼此相隔千里却能够齐心协力。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他们已经知道彼此相隔千里却能够齐心协力。
第四句“只欠一分明”,意为他们虽然已经同心协力,但是还缺少一个明确的句子来完成他们的对话。这里的“只欠一分明”可以理解为他们之间的对话尚未完成,需要一个完整的句子来表达他们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他们虽然已经同心协力,但是还需要一个明确的结束语才能表达他们的意思。
最后两句“流水往来影,幽人今古情”,意为就像流水的影子一样不断变换,而隐士的心情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这里的“流水往来影”可以理解为水流的影子不断地变换着,而“幽人今古情”则是指隐士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就像水流的影子不断变换一样,隐士的心情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两位诗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