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雨转今晴,晴新越样清。
恐孤秋半赏,为补夜来明。
检点有斜影,看承无异情。
微吟樵唱句,犹恐鬼神惊。
【注释】
又次吴菊潭八月十四夜韵:又作。吴菊潭,即吴履谦。又次,指再次作诗。
昨雨转今晴,晴新越样清:昨天的雨转晴了,晴朗得就像越地一样清新。
恐孤秋半赏,为补夜来明:恐怕一个人欣赏秋天景色,为的是弥补夜里的黑暗。
检点有斜影,看承无异情:仔细端详着,有斜射的影子;看承,照应,没有异样的情感。
微吟樵唱句,犹恐鬼神惊:轻轻吟诵着樵夫唱歌的句子,生怕惊动鬼神。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吴履谦在吴履谦家中相聚,共度中秋之夜时所作。诗写友情,抒发诗人对明月和美景的赞赏、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感。
起句“昨雨转今晴”,用“转”字将“昨”和“今”两个时间连在一起,表现了时间的流转。“晴新越样清”,以“越”代“浙”(浙江),形容浙江的水特别清澈,突出月光下的湖面如镜。这四句写出了月色之美。
颔联“恐孤秋半赏,为补夜来明”,写自己独自赏月,补足了夜晚的黑暗。“恐孤”,担心自己一人赏月,寂寞难耐;“补夜来明”,暗喻自己赏月的心情,希望能让黑夜变得明亮。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颈联“检点有斜影,看承无异情”,写自己细心观赏月亮的影子,却觉得它像有情感一样。这里的“斜影”比喻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形象生动。而“无异情”则表示虽然看不见月亮本身,但感觉上它仿佛是有感情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尾联“微吟樵唱句,犹恐鬼神惊”,写自己轻轻吟诵着樵夫唱歌的句子,生怕惊动了鬼神。这里的“微吟”指的是低声吟诵,而“樵唱句”则是樵夫唱的歌。这两句写出了自己沉浸在月色中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色之美、表达自己内心的孤寂之情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孤独和寂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