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作人间粥饭僧,等闲来续义铦灯。
近吟气味无蔬笋,旧学工夫尚葛藤。
花下飞鞭身洒落,风前扶帽发鬅鬙。
浪仙素不修书问,有愧昌黎诧可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全诗共八句。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注释:

  1. 厌作人间粥饭僧:厌倦了作为一个凡人僧侣的生活,渴望回归世俗生活。
  2. 等闲来续义铦灯:随时准备去继续学习或修行。
  3. 近吟气味无蔬笋:最近吟诵时,感觉不到像蔬菜那样的清新、自然的气息。
  4. 旧学工夫尚葛藤:过去的学问功夫,仍然像是缠绕不清的葛藤。
  5. 花下飞鞭身洒落:在花丛中骑马奔驰,身体感到轻松自在。
  6. 风前扶帽发鬅鬙:在微风中,用手扶着帽子,头发蓬松不整。
  7. 浪仙素不修书问:我自认为是个自由自在的诗人,不追求书写与交流。
  8. 有愧昌黎诧可朋:虽然自认为不修边幅,但与李白相比仍有差距,感到惭愧。

译文:

厌倦了做普通人中的僧人,随时准备去继续学习和修行。
最近吟诵时,感觉不到像蔬菜那样的清新、自然的气息。
过去的学问功夫,仍然像是缠绕不清的葛藤。
在花丛中骑马奔驰,身体感到轻松自在。
在微风中,用手扶着帽子,头发蓬松不整。
我自认为是个自由自在的诗人,不追求书写与交流。
虽然自认为不修边幅,但与李白相比仍有差距,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佛教禅宗修行生活的反思。通过对比“人间”与“禅定”,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心灵自由的向往。诗句描绘了诗人在世俗生活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心境,同时也展现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

诗中的“等闲来续义铦灯”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热情以及随时准备重新开始的态度。“近吟气味无蔬笋”则表达了他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而“旧学工夫尚葛藤”可能意味着他过去所学的知识如同纠缠不清的葛藤,需要重新梳理和整理。

结尾部分的自谦“浪仙素不修书问”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人墨客生活方式的不屑一顾,以及对自身作为诗人角色的定位。最后两句则是对另一位著名诗人李白的比较,显示出诗人对自己与李白之间差距的认识和谦逊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独白,展示了诗人对生活、艺术和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