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船中流天模糊,淅淅霎霎鸣茭芦。万顷刹那成玉壶,柔橹荡漾歌吴歈。
老渔直前相招呼,骨相子猷洵且都。其人岂是斯人徒,相顾而笑掀虬须。
汝为汝兮吾非吾,剡溪风景今何如。谁能为人作画图,予方奋臂持竿独钓于江湖。

【赏析】

本诗作于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当时辛稼轩在镇江知府任上。

“棹雪”二字,即点明了诗人此时的心情。从诗中可知诗人是乘着小船,在江面上飘荡,正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忽然听到一阵笛声,便停下船来观看,原来是一个渔人正在吹奏芦管。这时,诗人又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阵笑声,于是便向笑声的来源处走去,发现是一个老人,正在与年轻人一起欢笑。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在江面乘船赏景,忽闻芦箫声,停船而观,见渔人吹芦管,并相邀同乐,其时正值仲秋,万顷芦花如玉壶倒置。这几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江行图,为后文的抒怀作了铺垫。

诗人笔锋陡转。原来这位老人就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七世孙。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更是书法大师。因此,这个老人不仅会吹芦管,而且还是位书法家。诗人与这个老人相视而笑,仿佛看到了王献之当年的风采。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古人的钦仰之情,也表达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向往。

最后两句,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于名利的看法。他认为,自己既然已经取得了功名,就应该像那位老人一样,淡泊名利,安于现状,不再追求更多的财富和地位。同时,他也表示了自己愿意像那位老人一样,独自在江湖之上,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宁静的时光。

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思考和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