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江头田舍翁,年年苕溪摇飞篷。
沿溪杨柳旧相识,问翁何事犹西东。
心欲无言泪如洗,松楸正在西山里。
余生五十五番春,七十为期春梦耳。
追思畴昔谋亲茔,雁行差差三弟兄。
伯兮季兮不可作,老来只影嗟零丁。
手种青杉逾百尺,藤花薜蔓笼台石。
一年一到一徘徊,此后徘徊几朝夕。
九泉属望天潜知,寸草难报阳春晖。
教子一经答先志,买山傍墓终焉计。
读书可大吾门闾,没世可从先大夫。
苕溪行
吴松江头田舍翁,年年苕溪摇飞篷。
沿溪杨柳旧相识,问翁何事犹西东。
心欲无言泪如洗,松楸正在西山里。
余生五十五番春,七十为期春梦耳。
追思畴昔谋亲茔,雁行差差三弟兄。
伯兮季兮不可作,老来只影嗟零丁。
手种青杉逾百尺,藤花薜蔓笼台石。
一年一到一徘徊,此后徘徊几朝夕。
九泉属望天潜知,寸草难报阳春晖。
教子一经答先志,买山傍墓终焉计。
读书可大吾门闾,没世可从先大夫。
【注释】
苕溪:即太湖,因湖中有东西苕峰得名。
松州:吴淞江上的一个渡口,在松江(苏州)与吴江之间,为吴江、昆山的交界处。
田舍翁:农村中贫穷的劳动者。
年年:每年;每年一次。
苕溪摇飞篷:指船只在苕溪上摇荡,像飞蓬一样飘忽不定。
沿溪:顺着溪流。
杨柳旧相识:指杨柳树是过去常看见的景物,现在又看见了。
问翁何事犹西东:为什么总是往西走,而东去却很少呢?
心欲无言泪如洗,松楸正在西山里:心中想说的话说不出,如同洗过一般清澈;坟地就在西山里。
五十五番春:指五十五个春天。
七十为期春梦耳:活了七十岁就象做了一场春梦。
畴昔:从前;以前;昔日。
雁行:排列整齐的大雁。差差:指行列不齐,参差不齐。
伯兮季兮:古代兄弟排行的用语,伯为老大,季为幼小,这里指兄长和弟弟。不可作:不能作;不能够作。
老来只影嗟零丁:老了只剩下一个人影儿,十分孤单寂寞。
手种青杉逾百尺:亲手种植的青杉已经长到一百多尺高。
藤花薜蔓笼台石:藤萝缠绕着石头;形容树木繁茂。
一年一到一徘徊:一年一次来到这儿徘徊。
九泉:地下,阴间。
属望:盼望。属,归属;望,盼望。
寸草难报阳春晖:比喻自己的微薄之力难以报答父母的厚恩。阳春晖,温暖的春天阳光;比喻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子:教育子女;经,经书;答先志:实现父母生前的遗愿。
买山傍墓:买下山丘作为墓地,傍,依偎。
没世:终身;一生;没世可从先大夫:终身可以遵循先父;大夫,古时对有德行人的尊称;先大夫,先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湖州南浔后所作。作者回忆当年在江南地区为官时,由于战乱频繁,百姓们生活艰难,他经常亲自出钱帮助贫困人家解决困难。因此,当地老百姓非常感激他,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然而,后来他因为得罪了权贵,被贬到了偏僻的湖州南浔。在这里他过着清贫的生活,远离了官场的纷扰,过着与大自然亲近的生活。此诗是写于他隐居湖州期间,通过描绘自己隐居生活的艰辛,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人民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全诗风格朴素自然,语言流畅易懂,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