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三万顷,湖中东西山。
谋隐愧不早,欲往嗟衰年。
道南地夷旷,半占龟鱼渊。
断岸连疏村,浮云栖平田。
得此愿可酬,不啻湖山间。
瞻彼闵子巷,卜居千载前。
犹存六七舍,古柳生青烟。
邻曲来无时,为予喜欲颠。
畴知在尘境,中有风月闲。
吾将老此乡,草木俱欣然。

【注释】

三万顷:指湖的面积广大。

老坡: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和靖:范成大,宋代诗人。

辟地为圃:开辟土地作为菜园子。僭(jiàn):擅自。

道南:道家南面坐,故称南面为“道”。

龟鱼:泛指水中生物。

断岸连疏村,浮云栖平田。得此愿可酬,不啻湖山间。

瞻彼闵子巷,卜居千载前。犹存六七舍,古柳生青烟。

邻曲来无时,为予喜欲颠。畴知在尘境,中有风月闲。吾将老此乡,草木俱欣然。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以极其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图。

全诗分为四组六句,每组中第一句总起下句,第二句承上启下,第三、四句对偶,构成一个独立的意象。全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开头两句写太湖的广阔。太湖是太湖流域诸湖的总称,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三万顷,是夸张的写法,实际上不可能达到这个数字,但能说明太湖之大。

第三、四句写隐退。作者自谦自己隐居的时间太早,没有赶上好时光。想要隐居,可惜年岁已大,力不从心。

第五、六句写隐居之地。作者认为道南的土地平坦宽阔,大部分地方都被水淹没了,只有少数的地方露出水面,像龟和鱼一样。

第七、八句写隐居之处的环境。断岸上长满了疏落的村庄,天空中飘着几朵云彩,平地上长出了绿色的稻田。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有风有月,非常宁静舒适。

第九、十句写邻里之间的亲密关系。作者在邻居中很受欢迎,他们经常来看望他,给他带来快乐,让他高兴得都要发疯了。

最后两句写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作者希望在这里度过余生,看着草木茂盛生长,感到非常高兴。

这首诗通过描绘太湖的景色以及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