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江浒疏疏村,村村渔家人子孙。为鱼不管波浪恶,出未天明归黄昏。
得来鱼可数,妻儿相对语。瓮头有齑熟,锅中无米煮。
昔日鱼多江湖宽,今日江湖半属官。钓筒钓车谩百尺,团罟帆罟空多般。
盖蓑腊雪杨柳岸,笼手西风芦荻滩。差差舴艋千百只,尽向其中仰衣食。
几谋脱离江湖归犁锄,似闻岁恶农家尤费力。

【注释】

①疏疏:稀疏。②齑(ji):腌菜,泛指食品。③团罟(gǔ zhú):圆形的渔网。④盖蓑(sāo):用草、柳等做成的雨衣。⑤差差(dié):形容众多的样子。⑥几谋:几次打算。⑦岁恶:年景不好,收成很差。⑧犁锄:耕田用的农具。

【赏析】

《渔家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此诗为唐人所作,内容多写渔家的生活,是一首较有特色的描写渔家生活之诗。

第一句点明了渔家居住的地点,湖边,江畔,村边,疏疏落落,点缀着一些渔村。第二句写渔家人的生活态度。他们不管风浪多么汹涌澎湃,天还没有亮就出海捕鱼,一直到天黑才回家。第三四句写捕鱼归来的情景。回来时天色已晚,得来鱼的数量不多,只能数得过来,与家人相对说几句话而已。第五六句写家中的生活状况。瓮头有腌菜熟了,锅里无米煮饭。说明他们没有多余的粮食可以煮饭吃。第七八句写昔日的捕鱼情况。往日江河湖泊广阔,鱼多,今天江湖大半被官府占去,自己只能靠捕鱼维持生活。第九十句写捕鱼用具。钓筒、钓车都是百尺长的,团罟帆罟也是空荡荡的。

第十一二句写捕鱼工具的使用状况。渔人穿上皮袄、披上斗篷,冒着严寒来到杨柳岸或芦荻滩上,等待鱼儿上钩。第十三四句写捕鱼的工具。船桨船只很多,都靠这些来谋生养家糊口。最后两句写渔民的生活。几次考虑脱离这个环境回家去种田耕地,但听说今年年景不好,农家更苦,还是继续靠捕鱼维生吧!这首诗通过描绘渔家的生活环境和劳动过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斗争。作者在诗中以渔人的辛酸生活,表达了对封建统治阶级的不满,并寄托了自己对农民疾苦的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