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义秦城重,声名冀马空。
河汾谈圣制,邹鲁振儒风。
有学堪经世,无官可效忠。
浮云公岂计,吾道自怜穷。

【注释】

道义秦城(地名):指关中。重:重要,这里指有声望。

冀马空(地名):指河北。

河汾(河名、汾水名):指山西、陕西一带。

邹鲁(地名):指山东、河南一带。

儒风(文化风尚):这里指学术气氛。

学堪经世:学问足以治国安邦。

无官(没有官职)可效忠:没有职位可以尽忠职守。

浮云(喻飘忽不定的事物):这里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公岂计:您怎么会不考虑呢?

怜穷:自怜,自哀。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杜甫因“三吏”与“三别”而遭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流离于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四川通江)之间,生活困顿。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首联写自己虽然在政治上有失意,但仍然关心国家大事;第二联写自己虽然在政治上有失意,但仍然关注学术发展;第三联写自己虽然在政治上有失意,但仍然希望为国家效力;第四联写自己虽然在政治上有失意,但仍然自哀自怜。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深沉,表达了杜甫对国家的担忧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