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重重锁碧萝,更栽修竹在山阿。
老僧不识春头面,但见阶前新笋多。

【注释】

题正等院竹轩:正等院是南宋名刹,在杭州西湖之东。竹轩,即竹堂。

重重:层层叠叠;锁:环绕。碧萝:指翠绿的竹子。

修竹:长而直的竹子。山阿:山侧。

老僧:年高者僧人。不识春:不懂或不懂得春天的特点。

头面:面庞、脸面。新笋多:指竹林里长出的嫩笋很多。

赏析:

“山色重重锁碧萝”一句写山色重重叠叠,环绕着青翠的竹林。山色与碧萝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用“重重”一词来形容山色的层叠,使画面更加丰富、立体。同时,“锁”字也巧妙地描绘了山色与碧萝之间的紧密关系,仿佛山色已经将碧萝紧紧包裹,使其无法逃脱。

“更栽修竹在山阿”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竹林的美景。诗人提到,除了已经生长的竹子之外,还在山的一侧又栽种了更多的修竹。这里的“更”字表明了诗人对于竹林的喜爱和珍惜之情。同时,“山阿”一词也暗示了竹林生长的位置,即山的一侧。这样的布局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和谐、统一。

“老僧不识春头面”一句则是对老僧的描述。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手法,将老僧比作“不识春头面”的人。这个比喻既形象地描绘了老僧的年龄大、见识少的特点,又巧妙地引出了后文关于春天的话题。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但见阶前新笋多”一句则是对竹林中新笋的描述。诗人提到,在竹林的台阶前,新长出来的嫩笋非常多。这里的“但见”一词表明了诗人观察的角度有限,只能看到一部分景象。同时,“新笋多”一词也暗示了竹林生命力旺盛的特点,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春天的活力。

【译文】

山色层层叠叠如碧绿的藤萝,又在这山侧种下许多修竹。

老僧不懂春天的真面目,只见那阶前新长出的笋头众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