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也不自知,爱诗已成癖。
有作盈一囊,无人为捃摭。
将求识者观,千里事行役。
扬舲入武林,祢刺久未释。
一日谒尚书,尚书为虚席。
号仆以诗人,声名从此得。
日上尚书堂,见公于侍侧。
公时访天台,颇恨未尝识。
洎仆将告归,赠言羡好色。
岁月不我留,八年如顷刻。
俄闻绾铜符,无乃慰平昔。
自古神仙才,多居隐吏职。
岂不见王乔,叶县飞双舄。
又不见葛洪,句漏流丹石。
付公以天台,人事有中的。
兹山八百里,窈窕多奇迹。
桐柏古洞天,金庭在其域。
三灾不能侵,历数无终极。
景命今始兴,吾君寿千亿。
公名亦俱传,何啻登仙籍。
仆虽生此邦,仙果未得食。
今日返问公,何处桃花碧。
公疑我骨凡,未肯言消息。
骨凡安敢辞,此桃亦终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送无可上人》。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次韵呈天台宰(韵)
仆也不自知,爱诗已成癖。
有作盈一囊,无人为捃摭。
将求识者观,千里事行役。
扬舲入武林,祢刺久未释。
一日谒尚书,尚书为虚席。
号仆以诗人,声名从此得。
日上尚书堂,见公于侍侧。
公时访天台,颇恨未尝识。
洎仆将告归,赠言羡好色。
岁月不我留,八年如顷刻。
俄闻绾铜符,无乃慰平昔。
自古神仙才,多居隐吏职。
岂不见王乔,叶县飞双舄。
又不见葛洪,句漏流丹石。
付公以天台,人事有中的。
兹山八百里,窈窕多奇迹。
桐柏古洞天,金庭在其域。
三灾不能侵,历数无终极。
景命今始兴,吾君寿千亿。
公名亦俱传,何啻登仙籍。
仆虽生此邦,仙果未得食。
今日返问公,何处桃花碧。
公疑我骨凡,未肯言消息。
骨凡安敢辞,此桃亦终觅。

这首诗描述了贾岛与一位僧人之间的友谊。这位僧人名叫无可上人,贾岛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诗人名声的追求。他希望通过与这位僧人的交流,得到更多的诗歌创作灵感。

诗的第一部分表达了贾岛对诗歌的热爱和痴迷,他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一位诗人。接下来的部分描述了他如何通过写诗来积累作品,以及他对他人是否能理解这些诗作的担忧。

在第三部分,贾岛提到他将拜访尚书大人,希望他能赏识自己的才华并给予肯定。然而,他也提到了自己的遗憾,因为他还没有被广泛认识和接受。

在第四部分,贾岛回忆起自己曾经拜访天台的情景,但他仍然感到遗憾,因为他还没有被广泛认识和接受。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再次去那里,并与尚书大人交流。

在第六部分,贾岛提到他希望能够得到那位僧人的认可和欣赏,因为他认为自己是一位诗人。他也希望尚书大人能够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在天台留下美好的记忆。

在第七部分,贾岛描述了自己所在的这座山的美丽景色和奇特的奇迹。他还提到了桐柏古洞天的存在,这是一座古老的洞府,位于天台山上。这里的环境优美,风景如画,是一个理想的修行之地。

最后一部分,贾岛向那位僧人询问了关于桃花的问题,并表示希望他能找到一个美丽的地方作为自己的隐居之所。他希望能够在那里找到一种叫做“桃”的神奇果实,以此来实现他的长生不老的愿望。

整首诗充满了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名利和地位的思考和困惑。它展现了贾岛在诗歌创作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矛盾心理和挣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