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声和月透窗纱,惊起啼晴半树鸦。
搅乱先生眠不得,一庭春露湿梨花。
【注释】角声:古代军中报时用的铜制号角。和月透窗纱,指角声穿透窗户传入屋内,使月光也透过窗纱照进来。惊起啼晴半树鸦:指角声惊醒了树上的乌鸦,它们在晴朗的天空中高声鸣叫。一庭春露湿梨花:指庭院里春天早晨的露水打湿了梨花。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夜深被角声惊醒后,看到窗外梨花沾满春露,而自己却无法入睡的情景。首句“角声和月透窗纱”,写角声与月光互为影响。古人认为角声有辟邪恶、镇邪恶的作用,所以诗人听到这声音时,会误以为是邪气来侵扰,因而惊动了他。第二句“惊起啼晴半树鸦”则写诗人从惊梦中惊醒,看到半树乌鸦在天空中啼叫,于是又睡不成了。第三句“搅乱先生眠不得”,“搅乱”一词用得极为贴切。这里把角声、月光、乌鸦的啼叫声都拟人化了,仿佛这些自然现象都在干扰诗人的安眠。尾句“一庭春露湿梨花”是说院子里的梨花因为一夜没睡好觉而沾上了春露。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描写细致真切,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角声而惊醒,又因惊梦而难安的心理状态,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清幽淡雅的夜景图,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