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声催起度江乡,病酒无憀客路长。
掩上轿窗无只句,著何面目见春光。

【注释】

醴陵:地名。在今湖南醴陵县。道上:道路之上。竹舆:用竹子编成的小轿。

病酒:因有疾病而饮酒过量。无憀(wú huái):醉意全消。客路:客居的路途。掩(yǎn)上:关上门。无只句:没有写一句话。著何面目见春光:怎么还有脸面去见春天呢?

【译文】

在醴陵路上与友人饮别后,被酒困坐小轿中,因无诗可赋,只好作此自嘲。

鸡声催起度江乡,病酒无憀客路长。

掩上轿窗无只句,著何面目见春光。

【赏析】

《赠别》是一首即景抒情的七绝。诗题之下有自注:“醴陵道上饮别故人”。这是诗人于某年某月某日在醴陵道上与友人饯别时写的一首即景抒情诗。这首诗写得情真意切,意境优美,读来令人动情。

首句“鸡声催起度江乡”,点明时令和离别的时间、地点。“鸡声”二字,既表明时近黄昏,又暗示了别离之快。“度江乡”,则明确指出了离别的去向。两句写出了时间、地点,交代清楚了背景,为后文写离愁作了铺垫。

次句“病酒无憀客路长”,紧承上句而来,由景入情,直抒胸臆。“病酒”,指因病饮酒过量;“无憀”,意谓无酒兴,也就是无酒力;“客路”,是指旅途,也指作者自己的仕途,这里借指作者自己。这一句把离别的原因——因病无力远行,和惜别的心情——对故人之情,都表达得十分真切。

第三句“掩上轿窗无只句”,是前两句的延伸。“掩上轿窗”,表明了作者已从轿中走出,来到江边送别故人的场景。“无只句”,意谓没有写一句话,言外之意是说无法再继续写下去了。这句诗既写出了作者此时的情感,又写出了故人离去的情景。

末句“著何面目见春光”,是全诗的关键,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这句诗表面上是说作者无法再见故人,实际上却是在感叹自己因无酒而无力送别,只能徒增伤感而已。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和对春天美景的向往。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却写了离愁别恨;不写离愁别恨,却借离愁别恨抒发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这种写法,使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情感更加真挚,意境更加优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