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年脚手倦跻攀,今日凭高一解颜。
驱得江山来目下,化将楼殿出云间。
真人炼药仙都近,释子焚香佛界闲。
尘事数来宁易得,后歌须尽夕阳还。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登高望远的诗,通过描绘诗人登高时的感受和所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悟。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详细解释:
任仙公台(第一句): 任,任凭;仙公台,即仙人居住的地方,可能是一座高山或一座山丘的名字。
衰年脚手倦跻攀,今日凭高一解颜。(第二句): 衰老的人手脚无力,只能勉强攀登。今天,我站在高处,心情豁然开朗,面带微笑。
驱得江山来目下,化将楼殿出云间。(第三、四句): 驱,指驱使,引领;江山,指的是自然景观;楼殿,指的是人造的建筑。诗人通过想象,将江山美景尽收眼底,仿佛能从云间将楼殿引领出来。
真人炼药仙都近,释子焚香佛界闲。(第五、六句): 真人,指的是修道成仙的人;炼药,是指炼丹求长生;仙都,是指神仙居住的地方;释子,指的是修行佛法的人;焚香,是指烧香拜佛;佛界,是指佛教的净土。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宗教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
尘事数来宁易得,后歌须尽夕阳还。(最后两句): 尘事,指的是世俗之事;数来,是指计算得到;宁,是“哪”的意思;后歌,是指后来的歌曲;须尽,是指必须唱完;夕阳还,是指太阳落山。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生活的感悟,认为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是有限的,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登高望远的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悟。诗人通过描绘山水、楼殿、神仙等景象,展示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世界。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