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高快醉目。翠拂遥峰相对簇。千丈涟漪泻谷。爱溶漾坠红,染波芬馥。
何人笑掬。想温泉、初卸绡縠。春风荡,六宫丽质,那日赐汤沐。
双浴。绣凫飘逐。恍记展、江南数幅。而今鬓边渐鹄。
阮洞音稀,懒访仙躅。系船桥畔宿。听静夜、泠泠奏曲。
长安远,渭流香腻,暗忆晓鬟绿。
【注释】
霓裳中序第一:唐教坊曲。又名《霓裳羽衣》。后用“霓裳”代指此曲。
凭高快醉目:凭,靠着。倚靠在高处畅饮美酒,以解烦闷。
翠拂遥峰:翠色拂过远山。
簇:聚集。形容群峰环绕。
溶漾坠红:水波荡漾着飘浮的红色云霞。
何人笑掬:是谁笑时用手捧起?
想温泉:想象中的温泉。
初卸绡縠:刚刚脱去轻纱衣裳。
春风荡:和煦的春风吹拂。
六宫丽质:皇宫中的女子。
双浴:两个女子一起沐浴。
绣凫飘逐:美丽的鸳鸯在水中游动。
展:展开。指画。
江南数幅:描绘南方景色的几幅画。
鹄(hú):天鹅。
阮洞音稀:阮籍饮酒成性,所以此处用阮字代替。
懒访仙躅:懒得再寻求仙人的足迹。
桥畔宿:在桥边住宿。
泠泠奏曲:清冷的音乐。
长安远:长安城遥远。
渭流香腻:渭河流水香气馥郁。
暗忆晓鬟绿:暗暗地思念早晨头上的青丝秀发。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是作者对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怀念之作。全诗写景、抒情相结合,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意境深邃。
首句“凭高快醉目”,点明自己身处高处,心旷神怡,于是纵情饮酒,畅怀大醉,以解愁闷,表现了作者豪放的性格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翠拂遥峰相对簇”,描绘出一幅群山环绕、层峦叠嶂的美丽画面,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次句“千丈涟漪泻谷”,“泻”字用得极妙,将那千丈涟漪的动态描写得淋漓尽致。“爱溶漾坠红,染波芬馥”,这两句写那千丈涟漪的美景给人们带来的感受。“爱”字用得极妙,写出了诗人对这种美丽景象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何人笑掬。想温泉、初卸下。”这句诗通过想象,把诗人对温泉的向往之情形象地表现出来。“想温泉”一句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温泉的渴望;而“初卸下”则表明了诗人对温泉的向往之心。
第三句“春风荡,六宫丽质,那日赐汤沐”,通过春风吹拂和皇帝赐洗的场景,来表达诗人对皇宫生活的向往之情。“六宫丽质”一词更是直接点明了皇宫中的美女们的美丽容貌,使读者仿佛看到了那一群群穿着华贵衣裳的佳人。
第四句“双浴。绣凫飘逐。恍记展江南数幅”,通过对“双浴”和“绣凫”的形象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那种轻松愉悦的心情;而“展江南数幅”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深。
第五句“而今鬓边渐鹄”,则是对诗人自己现在鬓边的白头发进行了描绘,通过这一细节描写,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第六句“阮洞音稀,懒访仙躅”。这里运用了典故,阮籍因醉酒而被世人所熟知,而“阮洞音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阮籍醉酒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世俗生活的态度——他不愿意再去追求那些虚幻的事情了。
最后一句“系船桥畔宿。听静夜、泠泠奏曲”,则是通过对夜景和音乐的描绘,营造出一个宁静而又美好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特点,又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