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姿那忍折,过了清明花弄雪。
墙角淡妆皎洁,爱过雨黄昏,闭门时节。
晶帘映彻,透一枝、春色明灭。
销魂处、晶莹泪眼,比喻最亲切。
饶舌。
本来无说。
问何处、尘埃点绝。
都无花果分别,花自情开,果自情结。
有情无胜劣,只净果、能消内热。
耆阇窟、如来拈后,一笑悟禅悦。
【注释】
- 霓裳中序第一:指唐代大曲,是教坊大曲之一,因唐玄宗在宫内所奏《霓裳羽衣》而得名,后用以代称乐曲。
- 幽姿:指美人的体态。
- 忍折:不忍心折取。
- 过了清明:已过清明节,即过了花期。
- 弄雪:形容花瓣像雪花一样洁白。
- 墙角:院落里靠近墙壁的地方。
- 淡妆:淡雅的妆容。
- 雨黄昏:雨天黄昏时的景象。
- 晶帘:晶莹剔透的窗帘。
- 春色明灭:春天的色彩时隐时现。
- 销魂:形容极其悲哀或伤感到极点。
- 晶莹泪眼:眼泪如珍珠般明亮晶莹。
- 比喻最亲切:用最贴切的语言表达出感情。
- 饶舌:多说无用的话,此处指说话太多。
- 本无说:本来不需要解释说明。
- 尘埃点绝:比喻人与尘世完全隔绝。
- 情开:情感的开放。
- 情结:情感的结集。
- 有情无胜劣:有情人没有比普通人更优秀的。
- 只净果、能消内热:只有清净的果实才能消除内心的热量(比喻心病)。
- 耆阇窟:梵语,意为佛寺。
- 拈后:禅宗用语,指拈起经文的意思。
- 一笑悟禅悦:禅宗认为通过简单的一笑可以顿悟禅宗的真谛,得到内心的愉悦和平静。
【赏析】
“霓裳中序第一”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述,表达了他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诗中“幽姿那忍折,过了清明花弄雪。墙角淡妆皎洁,爱过雨黄昏,闭门时节。”三句描绘了梅花在春天到来之前就已经盛开的景象,以及它在雨后黄昏时分的清丽之态。
接下来的“晶帘映彻,透一枝、春色明灭。”两句则是对梅花美丽形态的具体描绘。通过晶莹的窗纱映射出梅花的枝干,春色的朦胧变化让人感受到了梅花的美丽与神秘。“销魂处、晶莹泪眼,比喻最亲切。”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诗人用“晶莹泪眼”来比喻自己被梅花的美丽感动而流下泪水的情景,这种比喻既形象又生动,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和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梅花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了他对生命、自然和人性的理解,使这首诗不仅仅是一篇咏物诗,更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