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戈连万国,丘壑卧三年。
虎啸黄茅地,鸦屯白骨田。
渴虹疑竭海,腥雾欲沈天。
摇落前朝老,长怀鲁仲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绝句之一。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 干戈连万国,丘壑卧三年。
- “干戈”指的是武器,通常用来比喻战争。“连万国”表明战争的规模之大,影响之广。“丘壑”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隐居之地或荒凉之地。“卧三年”表示长时间的隐居生活。
- 虎啸黄茅地,鸦屯白骨田。
- “虎啸”描绘了一幅虎威震天的生动画面。“黄茅”是指黄色的茅草,这里可能象征着荒凉、贫瘠的土地。“鸦屯”则形容了乌鸦聚集在田地的情景,可能暗示着战争后的荒芜和人烟稀少。
- 渴虹疑竭海,腥雾欲沈天。
- “渴虹”可能是形容天空中出现彩虹,但在干旱缺水的环境中,彩虹显得如此珍贵,仿佛是上天赐予的慰藉。“鲸竭海”意味着海枯竭,象征着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腥雾”指弥漫的恶臭烟雾,可能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污染。
- 摇落前朝老,长怀鲁仲连。
- “摇落”意味着树叶落下,象征着季节的变化和衰败的景象。“前朝老”可能是指那些在战争中失去家园、流离失所的人们。“鲁仲连”是一位著名的战国时期辩士,以智勇双全著称,这里可能借指那些在乱世中保持正义、勇敢抗争的人物。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后的荒凉景象和人物命运,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苦感受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的关键词如“干戈”、“丘壑”、“虎啸”、“鸦屯”、“渴虹”等,都富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象征意义,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悲壮感。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战争前后的变化,展现了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巨大破坏力。最后一句“长怀鲁仲连”,则是借用历史上的英雄形象,表达了对那些敢于为正义而战、不畏艰险的人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