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帝荒宴游,厚地刳为沟。
万舸东南行,四海困横流。
义旗举晋阳,锦帆入扬州。
扬州竟不返,京邑为墟丘。
吁哉汴渠水,至今病不瘳。
世言汴水利,我为汴水忧。
利害吾岂知,吾试言其由。
汴水浚且长,汴流湍且遒。
千里泄地气,万世劳人谋。
舳橹相属进,馈运曾无休。
一人奉口腹,百姓竭膏油。
民力输公家,斗粟不敢收。
州侯共王都,尺租不敢留。
太仓粟峨峨,冗兵食无羞。
上林钱朽贯,乐官求徘优。
吾欲塞汴水,吾欲坏官舟。
请君简赐予,请君节财求。
王畿方千里,邦国用足周。
尽省转运使,重封富民侯。
天下无移粟,一州食一州。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汴渠》,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隋炀帝修建汴渠,导致百姓疲弊的不满。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及赏析。
释义
- 汴渠:指隋唐时期的汴河,隋炀帝为了游览而修建的大运河。
- 隋帝荒宴游,厚地刳为沟:隋炀帝为了游玩,挖开了土地建造了大运河。
- 万舸东南行,四海困横流:大量的船只在东南方向行驶,使得整个水域都变得混乱。
- 义旗举晋阳,锦帆入扬州:晋阳(今山西太原)起义军举起了义旗,进入扬州(今江苏扬州)。
- 扬州竟不返,京邑为墟丘:扬州最终没有返回,其所在地变成了废墟。
- 吁哉汴渠水,至今病不瘳:唉,汴河水至今还在困扰人们。
- 世言汴水利,我为汴水忧:世人都认为汴河的水利工程好,但我却为它担忧。
- 利害吾岂知,吾试言其由:利弊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尝试解释一下它的由来。
- 汴水浚且长,汴流湍且遒:汴河深而且长,水流湍急且有力。
- 千里泄地气,万世劳人谋:汴河可以千里泄地气,但万世以来都在人们的谋划和劳苦之中。
- 舳橹相属进,馈运曾无休:船只和船桨相连不断前进,运送物资从未停止。
- 一人奉口腹,百姓竭膏油:一个人为了填饱肚子,百姓则耗尽了他们的油脂。
- 民力输公家,斗粟不敢收:百姓把力气都给了国家,连一斗米也不敢收。
- 州侯共王都,尺租不敢留:州县官员们一起向国王征税,甚至一丝一毫的税收也不敢留存。
- 太仓粟峨峨,冗兵食无羞:国库中的粮食堆积如山,而士兵们的食物却毫无尊严。
- 上林钱朽贯,乐官求徘优:皇家的钱被用来购买腐朽的铜钱,而乐官们则寻求演员和艺人以娱乐皇帝。
- 吾欲塞汴水,吾欲坏官舟:我想堵塞汴河,想破坏官员们的船只。
- 请君简赐予,请君节财求:请你简单赏赐,希望你能节俭开支。
- 王畿方千里,邦国用足周:京城方圆千里,国家财政已经充足。
- 尽省转运使,重封富民侯:取消所有的转运使,重新封赏富裕的民众。
- 天下无移粟,一州食一州:天下不再有转移粮食的事情,每个州都有自己的粮食储备。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汴河的历史和现状,反映了诗人对于隋朝修建汴河导致民间疲弊的深刻反思和批评。诗人通过对比隋朝的辉煌与百姓的苦难,表达了自己对于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公平的追求。同时,诗人也提出了自己的治理建议,希望统治者能够减轻人民的负担,恢复百姓的生活安宁。整首诗情感深沉,观点鲜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