眇焉五帝上,尝观二典辞。
焕乎三王间,尝观二雅诗。
道德既淳厚,声光何葳蕤。
烈烈日精散,闳闳雷声施。
施焉如飞龙,潜焉如蟠螭。
祖述兼宪章,后世唯吾师。
永言二典往,群言或隳离。
亦既二雅末,六义多陵迟。
寥寥千馀年,颠危谁扶持。
揭揭韩先生,雄雄周孔姿。
披榛启其涂,与古相追驰。
沿波穷其源,与道相滨涯。
三坟言其大,十翼畅其微。
先生书之辞,包括无孑遗。
春秋一王法,曲礼三千仪。
先生载于笔,巨细咸羁縻。
杨墨乃沦胥,旷然彰其媸。
佛老亦颠隮,茫然复于夷。
婉婉平蔡画,淮西获以依。
淩淩逐鳄文,潮民蒙其禧。
心将元化合,功与天地齐。
洋洋治世音,磊磊王化基。
悖之则幽厉,顺之则轩羲。
这首诗是韩愈的《读韩文》,它表达了他对韩愈及其作品的敬仰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眇焉五帝上,尝观二典辞。
眇(miǎo):深远的样子。五帝:传说中的五个上古帝王。这里泛指古代。二典:指《尚书》中的两篇经典文献,即《尧典》和《舜典》。
焕乎三王间,尝观二雅诗。
焕:光明照耀的样子。三王:夏、商、周的君主。二雅:指《诗经》中的两篇大雅和两篇小雅。这里指韩愈的诗歌作品。
道德既淳厚,声光何葳蕤。
道德:这里指韩愈的道德品质。淳厚:深厚而纯正。葳蕤:茂盛的样子。
烈烈日精散,闳闳雷声施。
烈烈:明亮的样子。日精:指太阳的光芒。闳闳:宏大的样子。雷声:指雷霆之声。施:散发。
施焉如飞龙,潜焉如蟠螭。
施:散布。飞龙和蟠螭:都是传说中会飞腾的神兽。这里比喻韩愈的诗歌作品具有神奇的力量。
祖述兼宪章,后世唯吾师。
祖述:继承并学习。宪章:规范和法则。后世:未来的后代。唯吾师:只有我(韩愈)才是他们的老师。
永言二典往,群言或隳离。
永言:永远怀念。二典:指《尚书》中的两篇经典文献。往:过去。群言:各种言论。隳离:毁坏分离。
亦既二雅末,六义多陵迟。
亦既:已经。二雅:指《诗经》中的两个部分。《六义》:指诗歌中的六种艺术技巧,包括风、雅、颂、赋、比、兴。这里指这些艺术技巧在韩愈的诗歌作品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遥遥千馀年,颠危谁扶持?
遥遥:遥远的样子。千馀年:一千年左右。颠危:指国家或社会陷入混乱的状态。谁:疑问词,指“我们”或“大家”。扶持:扶持、维护。
揭揭韩先生,雄雄周孔姿。
揭揭:高远的样子。周孔:指周公和孔子。姿:风采、姿态。这里是称赞韩愈像周公和孔子那样有杰出的风范。
披榛启其涂,与古相追驰。
披榛:拨开荆棘。启涂:开辟道路。与古:与古代的圣贤们相比。相追驰:相互追赶、竞争。
沿波穷其源,与道相滨涯。
沿波:沿着水流的方向。穷其源:探究其源头。道:这里指儒家思想或其他哲学思想。相滨涯:与之相邻、相接。
三坟言其大,十翼畅其微。
三坟:《尚书》中的三个篇章,即《尧典》、《舜典》、《大禹谟》。十翼:《周易》中的十篇文章,即《彖传》、《象传》、《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序》、《彖》和《爻辞》。
先生书之辞,包括无孑遗。
先生:指韩愈自称。书之辞:写下来的言辞。包括:包含、囊括。无孑遗:没有遗漏的。
春秋一王法,曲礼三千仪。
春秋:指《春秋》这部历史著作。一王:指君王的统治方法。曲礼:指各种礼仪制度。三千仪:三千种礼节。
先生载于笔,巨细咸羁縻。
载:记载、记录。笔墨:指文字、书法等。巨细咸羁縻: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被记录下来并加以约束。
杨墨乃沦胥,旷然彰其媸。
杨墨:指道家的杨朱和墨翟。沦胥:沦落、沉沦。旷然:开阔的样子。彰其媸:显露出他们的缺点、邪恶之处。
佛老亦颠隮,茫然复于夷。
佛老:指佛教和老庄思想。颠隮:指极端错误的思想或行为。茫然:茫然不解的样子。复于夷:恢复到了平等、统一的状态。
婉婉平蔡画,淮西获以依。
婉婉:美好的样子。平蔡画:平定蔡州叛乱时绘制的画卷。淮西:指淮河流域地区,当时属于蔡州的辖区。获以依:获得支持或依靠。
淩淩逐鳄文,潮民蒙其禧。
淩淩:高大的样子。逐鳄文:驱赶鳄鱼的文章。潮民:潮州的百姓。蒙其禧:受到恩惠或庇护。
心将元化合,功与天地齐。
心将元化合:内心的修为与宇宙的大道相融合。心将,内心将要;元化合,元始的和谐统一;功与天地齐,功德与天地一样伟大。
洋洋治世音,磊磊王化基。
洋洋:广大的样子。治世音:治国安邦的音乐。磊磊:坚实厚重的样子。王化基:王者教化的基础。
悖之则幽厉,顺之则轩羲。
悖之:违背、违反;幽厉:指历史上的幽王和厉王,他们是有名的暴君。顺之:顺应、遵循;轩羲:指传说中的伏羲和女娲,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