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璧公之归,有识为嗟咨。
外祠三拜命,历岁艾且耆。
乘流与遇坎,道在他何知。
汪汪波万顷,未许儿辈窥。
注释:
- 全璧公之归,有识为嗟咨:全璧公指的是周穆王的儿子姬满,他在周朝灭亡后回到晋国,被封为诸侯。这首诗是在送别他的时候写的。
- 外祠三拜命,历岁艾且耆:在外担任官职三年,年纪已经很大了。
- 乘流与遇坎,道在他何知:乘船顺流而下,遇到困难时不知如何是好。这里的“坎”指的是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
- 汪汪波万顷,未许儿辈窥:汪洋大海无边无际,我不希望你们这些年轻人去窥探。这里的“汪汪”形容水势浩大,“儿辈”则是指年轻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大理金少卿赴阙时所作。全诗通过对金少卿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关切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期望。
首句“全璧公之归,有识为嗟咨”,诗人称赞金少卿为国家重臣,为国家做出了贡献,这是有识之士所赞赏的。接着,诗人描绘了金少卿在外任官职的情况:“外祠三拜命,历岁艾且耆。”这句话表明金少卿在外担任官职已有多年,年纪也已经很老了。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官员年龄的限制,以及官员们需要长时间任职才能积累经验、提高能力的现实情况。
第三句“乘流与遇坎,道在他何知”,诗人表示自己对于人生困境和挑战的理解,认为人生就像乘船顺流而下,但遇到困难时却不知道如何解决。这里的“坎”指的是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挫折。诗人用“道在他何知”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困境的无奈和困惑。
最后一句“汪汪波万顷,未许儿辈窥”,诗人以汪洋大海比喻人生的广阔和复杂,表示他不希望年轻的一代去窥探人生的真相。这里强调了对于人生经验的尊重和传承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赞美金少卿为国家作出的贡献,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关切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同时,诗人通过对人生困境和挑战的理解,表达了对人生困难的无奈和困惑,以及对年轻一代的寄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