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巴骑鲸上天去,伯牙成连亦千古。浅世断无钟子期,弦中妙意为谁举。
春风春雨满潇湘,人在蓬窗闭竹房。竹里鹃啼喉舌冷,花间莺宿梦魂香。
客从漓沅下衡岳,满怀诗愁无处著。请君拂去水晶尘,瀹茗一了抚然作。
道人问予若为情,伊弦凄兮余莫听。一春十病九困酒,三月都无二日晴。
俯首沉吟声一曲,吟扭一罢撚拨续。初如雪泉嗽鸣玉,已转忽如雨簌簌。
于中亦有蟏蛸鸣,倏忽变作冷猿声。
始疑荆轲渡易水,乃是湘妃夜涕零。昔从抚断南风了,羑里幽人始能晓。
可叹坛中苦杏花,山高水寒即声杳。道人此意非人间,笑咏洞章锵佩环。
能令凤舞下丹汉,云里大地垂头看。世间鸡虫互得失,只好牧羊坐花石。
何为儿女谩昵昵,候虫时鸣徒戚戚。输君朝朝在翠微,鹤已睡去人不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赠蓬壶丁高士琴》。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赠蓬壶丁高士琴
瓠巴骑鲸上天去,伯牙成连亦千古。浅世断无钟子期,弦中妙意为谁举。
春风春雨满潇湘,人在蓬窗闭竹房。竹里鹃啼喉舌冷,花间莺宿梦魂香。
客从漓沅下衡岳,满怀诗愁无处著。请君拂去水晶尘,瀹茗一了抚然作。
道人问予若为情,伊弦凄兮余莫听。一春十病九困酒,三月都无二日晴。
俯首沉吟声一曲,吟扭一罢撚拨续。初如雪泉嗽鸣玉,已转忽如雨簌簌。
于中亦有蟏蛸鸣,倏忽变作冷猿声。
始疑荆轲渡易水,乃是湘妃夜涕零。昔从抚断南风了,羑里幽人始能晓。
可叹坛中苦杏花,山高水寒即声杳。道人此意非人间,笑咏洞章锵佩环。
能令凤舞下丹汉,云里大地垂头看。世间鸡虫互得失,只好牧羊坐花石。
何为儿女谩昵昵,候虫时鸣徒戚戚。输君朝朝在翠微,鹤已睡去人不知。
诗句释义与注释
- “瓠巴骑鲸上天去,伯牙成连亦千古。”
- 瓠巴和伯牙都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他们的故事象征着音乐的高远与深远影响。这里暗示音乐的力量能够超越时空。
- “春风春雨满潇湘,人在蓬窗闭竹房。”
- 描述了春天的潇湘地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主人公则在自己的小屋中闭门不出,反映了一种孤独与隔绝。
- “竹里鹃啼喉舌冷,花间莺宿梦魂香。”
- 通过对比杜鹃和莺鸟的歌声,表达了诗人感受到的情感上的冷暖和梦境中的香气变化,展现了内心的微妙情感状态。
- “客从漓沅下衡岳,满怀诗愁无处著。”
- 描述了诗人的朋友或客人从远处来,带来了诗愁,但无处寄托。反映了诗人面对诗歌创作时的内心矛盾和挣扎。
- “请君拂去水晶尘,瀹茗一了抚然作。”
- 请求友人帮助去除心中的杂念,通过泡茶、品茗来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解脱。
- “道人问予若为情,伊弦凄兮余莫听。”
- 诗人询问道人的心境如何,道人的琴声是如此哀伤,以至于诗人无法聆听。反映了诗人对于音乐和道人感情的深刻体会。
- “一春十病九困酒,三月都无二日晴。”
- 描述了诗人因疾病和饮酒而频繁感到困顿,春天的天气阴沉,没有晴朗的日子。反映了诗人生活的困境和心情的压抑。
- “俯首沉吟声一曲,吟扭一罢撚拨续。”
- 诗人低头沉思,吟唱出一首曲子,然后继续弹奏。描绘了诗人在音乐中的专注与投入。
- “于中亦有蟏蛸鸣,倏忽变作冷猿声。”
- 在音乐中突然响起蟏蛸和冷猿的声音,象征了某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或意外。反映了音乐中不可预测的元素。
- “始疑荆轲渡易水,乃是湘妃夜涕零。”
- 开始怀疑荆轲渡过易水的场景,实际上是湘妃在夜晚哭泣的情景。这反映了对历史故事的重新解读和内心的情感共鸣。
- “昔从抚断南风了,羑里幽人始能晓。”
- 回忆过去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困难时期,那些艰难时刻让人成长,终于理解了生活的意义。
- “可叹坛中苦杏花,山高水寒即声杳。”
- 感叹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杏花依然绽放,虽然环境艰苦,声音却难以传达。表达了诗人对于坚持和信念的赞美。
- “道人此意非人间,笑咏洞章锵佩环。”
- 道人传达的意境超越了人间,诗人以欢笑的态度来欣赏这种境界,如同听到美妙的音乐。
- “能令凤舞下丹汉,云里大地垂头看。”
- 能够让人像凤凰一样翩翩起舞,俯瞰大地。形容音乐的力量能够让人心灵升华,仿佛置身于仙境。
- “世间鸡虫互得失,只好牧羊坐花石。”
- 描述了世俗生活中的琐事和得失,相比之下,诗人更喜欢宁静地坐在花石上,享受自然的美景。
- “何为儿女谩昵昵,候虫时鸣徒戚戚。”
- 对于儿女们的纠缠和烦恼表示不解,认为这些是徒劳无益的事。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输君朝朝在翠微,鹤已睡去人不知。”
- 愿意把时间献给你,就像一只鹤静静地睡着,而你并不知道。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信任和依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之作,通过音乐和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音乐比作天地间的风云变幻,将人物的情感变化比作自然界中的事物。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利用对话的形式,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和表现力。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