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悠悠淮水流,台城寂寂石城留。
凄凉白鹭洲头月,曾照前朝玉树秋。

【注释】

江水悠悠:江流缓缓。

淮水流:指长江和淮河的水流。

台城寂寂:台城的荒凉寂静。

石城留:台城遗址。

凄凉白鹭洲头月:形容月光下白鹭洲的景色凄凉。

曾照前朝玉树秋:玉树,指南朝陈的后主陈叔宝。秋,秋天。曾,曾经。玉树秋,指陈后主陈叔宝在中秋时登上台城观赏月亮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作者通过对台城的历史变迁和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

首句“江水悠悠淮水流”,描绘了江水和淮河水流的缓缓流淌,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句诗既点明了地点,又为下文的描写做了铺垫。

次句“台城寂寂石城留”,则进一步描绘了台城的荒凉寂静。台城,即古金陵城,是六朝时的都城遗址。石城,即石头城,位于南京市东北郊长江北岸,是古金陵城的防御工事。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台城的荒凉与石城的坚固,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化和朝代的更迭。

第三句“凄凉白鹭洲头月”,则将视角转移到了白鹭洲上。白鹭洲,又名白鹭塘,是南京的一个著名景点,位于长江之滨。这里的月色凄凉,给人以深深的哀愁。这句诗既描绘了白鹭洲的自然美景,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

末句“曾照前朝玉树秋”,则将视角再次拉回到台城。玉树,即陈后主陈叔宝,他是南朝陈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是一位风流才子。这里的“玉树秋”,既指陈叔宝的才情和风度,也暗指陈朝的灭亡。而月光曾照映过他的玉树,则意味着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更迭。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江水、淮河、台城、石城等景物,通过对比和借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同时,这首诗还通过对白鹭洲的自然美景的描绘,增添了诗的情感色彩,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