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日已前,天上有星皆拱北。
十五日已后,人间无水不朝东。
已前已后总拈却,到处乡谈各不同。
【注释】
“十五日已前”,指的是农历的正月十六。因为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人们要赏灯猜谜,所以正月十六这天晚上没有月光,天上也没有星。“拱北”即“拱北辰”,指北斗星。
“已后”,就是过了正月十六之后的意思。由于正月十六晚上没有星光,月亮也隐没了,人们就认为这一天不吉利。
“朝东”,指太阳从东方升起。
“已前”“已后”两句,意思是说从正月十六之前到正月十六之后,人间都流传着一个说法:正月十六这天晚上没有星光和月亮,因此被认为是不吉的日子。这两句话是全诗的主旨。
“总拈却”指诗人把上面两句诗概括起来。“拈”同“拈”字。
“到处乡谈各不同”一句,意思是说在各地流行的关于正月十六的说法是不同的。
【赏析】
《偈二首》是唐代诗人贾岛所创作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作者对于当时民间传说的一个总结,其中蕴含着作者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
第一句“十五日已前,天上有星皆拱北”,描绘了正月十三日夜晚的景象。在农历新年期间,正月十六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人们通常会在这个时候进行各种庆祝活动。然而,由于正月十六晚上没有星光和月亮,因此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日子。这一说法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了当地民众的一种共识。
第二句“十五日已后,人间无水不朝东”,则是描述到了正月十六日的情况。由于正月十六晚上没有星光,月亮也隐没了,因此人们认为这一天是不吉利的。而由于正月十六日是正月十五之后的第一天,所以这一天也被看作是一个新的开始。
最后两句“已前已后总拈却,到处乡谈各不同”,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从正月十六之前的夜晚到正月十六之后的夜晚,民间对于正月十六的看法都是不同的。虽然大家都在谈论这个说法,但是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不同的。
整首诗通过对正月十六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民间传说的关注和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民间文化的独特见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