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日已前,天上有星皆拱北。
十五日已后,人间无水不朝东。
已前已后总拈却,到处乡谈各不同。

【注释】

“十五日已前”,指的是农历的正月十六。因为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人们要赏灯猜谜,所以正月十六这天晚上没有月光,天上也没有星。“拱北”即“拱北辰”,指北斗星。

“已后”,就是过了正月十六之后的意思。由于正月十六晚上没有星光,月亮也隐没了,人们就认为这一天不吉利。

“朝东”,指太阳从东方升起。

“已前”“已后”两句,意思是说从正月十六之前到正月十六之后,人间都流传着一个说法:正月十六这天晚上没有星光和月亮,因此被认为是不吉的日子。这两句话是全诗的主旨。

“总拈却”指诗人把上面两句诗概括起来。“拈”同“拈”字。

“到处乡谈各不同”一句,意思是说在各地流行的关于正月十六的说法是不同的。

【赏析】

《偈二首》是唐代诗人贾岛所创作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作者对于当时民间传说的一个总结,其中蕴含着作者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

第一句“十五日已前,天上有星皆拱北”,描绘了正月十三日夜晚的景象。在农历新年期间,正月十六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人们通常会在这个时候进行各种庆祝活动。然而,由于正月十六晚上没有星光和月亮,因此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日子。这一说法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了当地民众的一种共识。

第二句“十五日已后,人间无水不朝东”,则是描述到了正月十六日的情况。由于正月十六晚上没有星光,月亮也隐没了,因此人们认为这一天是不吉利的。而由于正月十六日是正月十五之后的第一天,所以这一天也被看作是一个新的开始。

最后两句“已前已后总拈却,到处乡谈各不同”,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从正月十六之前的夜晚到正月十六之后的夜晚,民间对于正月十六的看法都是不同的。虽然大家都在谈论这个说法,但是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不同的。

整首诗通过对正月十六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民间传说的关注和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民间文化的独特见解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