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沧浪亭,复歌沧浪曲。
歌竟复长歌,杳杳山水绿。
天风吹散发,山月照濯足。
为谢独醒人,渔家酒初熟。

沧浪风月

我登上沧浪亭,重新唱起苍凉的沧浪曲。

歌声结束又长歌,渺渺山水如绿波。

天风吹拂散头发,山月照耀洗双足。

感谢那独自清醒的人,渔家新酿的酒已熟透。

翻译:
I went to the Canglang Pavilion and sang a sad song.
After singing, I continued with a longer song.
The sound faded into the green mountains and rivers.
The wind blew my hair, and the moon shone on my feet.
Thank you to the solitary one who is awake.
The fisherman’s wine was just ready to be enjoyed.

注释:

  • 沧浪亭:位于苏州的一座著名园林,因其得名于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而得名。
  • 苍凉:指凄凉、悲凉,此处用以形容曲调的情感色彩。
  • 复长歌:再次唱歌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在登亭后的愉悦心情和对音乐的喜爱。
  • 杳杳:形容声音或景色非常遥远、朦胧。
  • 山水绿:用来形容山的颜色和水的绿色,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面。
  • 天风:自然的风,有时也指天气的变化。
  • 散发:原意是指散发香气,这里引申为随风飘扬的状态。
  • 山月:指山中的月亮,常常用来描绘山间的清冷之美。
  • 濯足:洗净脚的意思,常用来比喻洗心革面或彻底改变。
  • 独醒人:指那些清醒的人,独自保持清醒的人。
  • 酒初熟:酒已经做好,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可能是傍晚或者晚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登临沧浪亭并歌唱其风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沧浪亭的自然美景以及自己的心情变化,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山水绿”、“天风”、“山月”,以及“独醒人”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哲理意味。同时,诗人通过对歌声和风景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表达自然之美和生活之悟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