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揭阳郡,牢落海阴墟。
云峤无幽子,潢池有蹠徒。
单车亦已税,蔓草不须锄。
比屋弦歌里,功高化鳄图。

【解析】

本首诗是韩愈对潮州人民的慰问和劝诫。诗人在序中说明,这首诗是为了“报功”,即报答百姓对潮州的恩德和贡献。

【答案】

译文:

多年来潮阳郡的人民生活困苦,像被阴云笼罩的荒废村落一样。

云峤没有隐居的贤人,潢池有为盗为匪的人。

你只有一辆小车,也该征税了。野草长满了田野,用不着锄除。

在那些房屋栉比、歌声不绝的地方,你的功劳很高,能教化鳄鱼。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秋。当时韩愈任监察御史,因谏迎佛骨一事触怒宪宗,被贬为阳山令。不久又调至江陵,再转袁州刺史。他在江陵与友人李观、张籍等饮酒赋诗,以抒发自己的感慨,同时写下了《潮州赠刘师服》一诗,并作了次韵。韩愈自谓“平生多罪疾”(《潮州刺史谢上表》),他对于自己被贬之事十分不平,所以写此诗时心情是很沉重的。

诗的前两句是说,近年来潮阳的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如同被浓云遮蔽的荒芜村寨一样。这里“牢落”一词用得极妙。牢落,形容人孤独无依、流落失所的样子。“海阴墟”,指潮州的海边地带。潮州地处海滨,长期受到海水冲击,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这两句既交代了被谪的原因,又渲染出当时潮州一带荒凉、贫困的景象。

第三句“云峤无幽子”,意思是说,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没有隐士居住。这里的“云峤”,是借指高峻的山峦或崇山峻岭;“幽子”指隐居山林的高洁之士。韩愈自视甚高,曾自称为“文章巨公”。然而,他并没有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反而屡遭贬谪,因此感到十分痛心。这一句是说自己虽有高尚的志趣,但却没有栖身之处。韩愈的这一心态,从他一生的经历和性格特点来看,是可以理解的。

第四句“潢池有蹠徒”,意思是说,那地方又有强盗、盗贼横行霸道。这里的“潢池”,比喻险恶的环境。“跖徒”,指强盗、盗贼。韩愈在这里把潮州的治安状况说得如此严重,实际上是暗示朝廷不能正确处理政治问题,以致造成社会动乱,给国家带来危害。这一句既是对潮州当地情况的描写,又是对朝廷政治的讽刺。

第五六两句是说,你只有一辆小车子,也应该征税了。“蔓草不须锄”的意思是说,野草长得太多了,不需要铲除。“蔓草不须锄”这句是说不要铲除野草。韩愈认为,只要统治者能够关心百姓的生活,百姓自然会安居乐业,而不会滋生盗贼之辈。

最后一句“比屋弦歌里”,意思是说,在那些屋舍相连、歌声不断的地方,你的功劳很大,能使鳄鱼变成良民。这两句是称赞潮州百姓的勤劳和善良。韩愈对潮州百姓的勤劳和善良深表赞许。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结构严谨紧凑,感情真挚深沉,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